这一次的任命,不像上一次拜守颍川时显得那么突兀,从在座的几人话语中,许褚明显感觉到他们乐于接受此事。
荀攸说道:“董卓占据皇家林苑,强派他的湟中义从、秦胡士卒驻守宫廷,对朝廷来说,已是尾大不掉,短期内难以遏制其汹。司隶遣君去庐江郡,又遣鲍允诚返乡,虽是不得已之举,仍不失为一种应对。”
许攸他们是把鲍信离京返乡,还有许褚拜庐江太守两件事都归为袁绍的运作中去了。
恐怕在洛的所有士族,都开始察觉到这个苗头,认为袁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却又听周毖说道:“许君觉得董卓此人如何?”
许褚想了想,回道:“在下切以为,董卓此人野心极大,或将仿效伊、霍故事,入主朝政。”
在座四人大惊。
伊尹、霍光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废立天子。
许褚语出惊人,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两叔侄对他的印象。他功劳有了,起事的基础有了,现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间名士对他的认同感。要想彻底改观荀彧、荀攸等士人对他的看法,就得表现出远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临时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废立天子的可能性。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发生,拥有后世眼光的许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机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对董卓的内心想法只隔了层窗户纸的时候。
荀彧、荀攸一点就通。
周毖则言道:“董仲颍是外臣、武人,于朝中并无威望,岂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凉州人士,在座四个人里,他对董卓的看法是属于相对温和的。
许褚既然提出了观点,岂会事先没有腹案?关于董卓日后的行事,他跟戏忠有过几次探讨。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浅,在下才会作此判断。况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尝听有人言道:董卓数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后宗亲……我看许君此言,并非无的放矢。而且汉家故事,为‘大将军’者,向来是天子舅氏。哎,只叹太傅与司隶并无驱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结合许褚、荀攸的话,董卓竟是想通过跟故太皇太后攀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后的亲戚之外,他要成为外戚的另一个条件,便是改立董侯为帝。
董侯刘协,从小跟着董太后长大,董家在刘协那里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废立天子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实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来,居然出奇的顺理成章。
伊尹、霍光有一个鲜明的共同点——废立天子。
许褚语出惊人,并不是想‘哗众取宠’,而是希望加深荀彧、荀攸两叔侄对他的印象。他功劳有了,起事的基础有了,现在昭武侯到手,名望也有了些,所缺者,就是世间名士对他的认同感。要想彻底改观荀彧、荀攸等士人对他的看法,就得表现出远超一般武人的政治智慧。所以临时起意,突然提到董卓要废立天子的可能性。
这件事不出意外的话一定会发生,拥有后世眼光的许褚非常肯定。巧合的是,他提出这个观点的时机也非常好,恰好在荀彧、荀攸等士人对董卓的内心想法只隔了层窗户纸的时候。
荀彧、荀攸一点就通。
周毖则言道:“董仲颍是外臣、武人,于朝中并无威望,岂能行伊尹、霍光事?”周毖是凉州人士,在座四个人里,他对董卓的看法是属于相对温和的。
许褚既然提出了观点,岂会事先没有腹案?关于董卓日后的行事,他跟戏忠有过几次探讨。便道:“正因董卓在洛**基浅,在下才会作此判断。况且董侯……”
荀攸冷冷道:“尝听有人言道:董卓数次提及他是故太皇太后宗亲……我看许君此言,并非无的放矢。而且汉家故事,为‘大将军’者,向来是天子舅氏。哎,只叹太傅与司隶并无驱董之意,以至事情如斯!”
周毖沉默,结合许褚、荀攸的话,董卓竟是想通过跟故太皇太后攀亲戚,摇身一变,成为‘外戚’。除了攀上太皇太后的亲戚之外,他要成为外戚的另一个条件,便是改立董侯为帝。
董侯刘协,从小跟着董太后长大,董家在刘协那里早被看作是他的外家。又因废立天子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董卓宣示自己政治实力的一种手段,所以整件事推算下来,居然出奇的顺理成章。
废立一事,不可多谈,说到这个地步已经是极为大胆了。
荀彧确如许褚所想,深深叹了口气,蹙眉闭眼,作沉思状。荀彧惊叹于许褚的眼光,居然都赶超在他们这些‘名士’之前,又叹息宫中刚刚经历一次血腥政变的天子,或在不久的将来,又要迎来一次大起大落。
谈性全无,众人都起身向荀彧告退。
离开荀彧府邸,许褚返回太傅府舍中,袁绍那边传来准确消息,后天上午,着许褚入宫觐见天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