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圣油这一块也异军突起,成为中华帝国出产的主要外贸商品之一。
如今的欧洲,尤其是像北欧和沙俄等地,对于这圣油的需求十分巨大。随着圣油慢慢地普及开来,欧洲地区对于使用圣油为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而且,因为圣油的出产几乎全部被中华帝国所控制,圣油的市场价格和供应,也因此全部被中华帝国圣油总公司所垄断。这简直是独门生意,只要圣油的价格还低于鲸油的价格,便根本不愁销路。
其他的丝绸和农副产品这些,中华帝国一直保持出口状态,不同的是,随着众多的缫丝厂的投产,江南四川一带的生丝,不再大规模出口,而是改为成品丝线或丝绸布匹再行出口。瓷器亦是如此,瓷器的出口量和出口单价逐年上升,这让欧洲的商人们很是受伤,他们的利润低了很多,于是在新成立的意大利王国等地开始也发展起了瓷器业,但遗憾的是,不知道为何,意大利那边的瓷窑经常发生崩塌甚至炸窑等事故,即便是出产一些瓷器,也还是品质低劣,无法与东方的瓷器相媲美。
不过,最让冯云山吃惊的中华帝国出口货物之中,还是日用品这些。冯云山也没想到,成立工业部轻工业司之后,中华帝国的轻工业会发展如此地迅速。当然,其中的最大头的纺织工业不说,整个帝国外贸出口中,货值最大的便是棉布类的纺织品。除了外贸之外,更重头的其实还是内销。毕竟,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其实还是在帝国内部。别看帝国一年出口45亿圣元的各类棉布等,利润也达到将近一半的22亿圣元,但实际上,最为盈利的,还是内销这里。
从商务部统计的数据中可以看出,整个帝国,单单内销中华帝国的大陆本土,棉布、麻布、丝绸等纺织品的货物值便超过13亿圣元,其中单纯的利润便达到将近5亿圣元,只不过这些利润不单单是给各大纺织厂赚去了,还有各级商贩、中间环节。
而日用品这一块,虽然每一种单一品类的货物,货值不多,却架不住种类繁多。
肥皂、毛巾、胶鞋、酒类、白糖、五金、纸张、蜡烛、鞭炮、雨伞、家具、修鞋机、圣肥、油墨涂料、酱油香精、火柴、玻璃等等,无一不供。特别是白糖这种,经过改进制糖工艺,加上南方广泛的甘蔗种植,红糖白糖的生产已经不是单纯地家庭小作坊式,而是或者成为大型制糖厂,或者虽然是小作坊,但数十户上百户的联村窜寨凑在一起联合经营,规模巨大产量很高,让帝国内部的百姓和国外的民众甘之若饴。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