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才承袭为山东济宁左卫指挥使的赵辅,之所以能在此刻来京,并在武清伯石亨麾下效力。是出自之前的勤王之令与现在太子太保(三孤之一)兼吏部尚书王直的引荐。
赵辅外形、谈吐皆佳。
但也由于其玉树临风,风流倜谠,以至于让初次见面的石亨,以为其赵辅未必有行军作战的真本事。
行军作战之时是何等艰苦?在那种艰苦环境下,人怎么还能这般儒雅?
但在北京后军都督府校场,石亨给了每一个太子太保王直所推荐之人,证明自己的机会。
石亨令前来勤王的山东都指挥佥事魏忠、平山卫指挥佥事母英、济宁卫指挥使陈忠、济宁左卫指挥使赵辅……以及天子十二卫中的旗手卫指挥同知徐海、锦衣卫百户张真在沙场布阵演练攻防。
当石亨宣布“百人以上阵型演练”时,石亨以为旗手卫指挥同知徐海、锦衣卫百户张真的阵型演练会最为成功。
但让石亨始料未及的是,当赵辅将一万两千名济宁左卫全部带入沙场后,其表现会如此高光。
要知道后军都督府校场的地形,可是七天就会换一个样。
赵辅能在陌生的地形中,指挥万人能做到其军阵推进,能如此环环相扣;其各兵种的衔接,能如此的无缝。说赵辅是天生吃当兵这碗饭的,是不为过的。
所以经此,赵辅不仅完全扭转了他之前给石亨的印象,还让在后军都督府的勋臣们喝了满堂彩。
赵辅所领的济宁左卫的盾兵、长枪兵、弓弩兵、火器兵、骑兵那高昂的精气神,甚至让石亨有了种率兵,去冲其阵的冲动。
这可是石亨遇到个中高手,才会有的冲动。
所以,石亨不仅当场就将因专注指挥而显大将风采的赵辅,擢升为都指挥佥事。
石亨还想若是赵辅能在接下来的战场上,还能如此临危不乱的居中指挥。他就会再荐赵辅,去九边历练。
训练场体现出来的是指挥能力。而在生死存亡、瞬息万变的战场需要的可不仅仅是指挥能力,还得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去承担各种取舍。
当然,无论在校场还是在战场,指挥能力都是最重要的一环。
可是在十月十一日当天,兵临北京城下的也先,并没有对石亨与赵辅所在的德胜门发动攻击。也先一边令部众在西直门以西扎营;一边令先锋驱赶在紫荆关中俘获的军民,先去攻打彰义门。
不过同在德胜门的赵辅,并不如石亨那般失望。
眼下赵辅还在虚心地向被军士誉为“火器之神”的前工部尚书黎澄之子、现任工部左侍郎且一直一脸傲然的黎叔林请教,如何在各种环境下使用火器。
倒也怪不得赵辅,此时还向黎叔林请教。由于心高气傲,且继承其父发明天赋的黎叔林一直看不过太监阮安对他的工匠那般严苛,所以两人一见面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
所以不断产生新想法的赵辅,只能单独向阮安请教,如何利用修建的城防而使用火器;向黎叔林单独请教,各种新式武器的威力以及如何高效使用。
与此同时,在彰义门城墙上的左都督毛福寿,正看着城下痛哭流涕的军民与城门渐行渐近,只是他的眼神中却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一直在经历战事的毛福寿,早就因一直在残酷的战场,而让自己性格添上残忍的烙印。
毛福寿更明白在他身后,还有数百万京师民众。是救眼前这些数千的军民?还是救身后百万的民众?这对毛福寿来说,是很容易选择。
“要怪就怪这丢尽大明脸面的昏君;要怪就怪紫荆关那群不懂取舍的蠢货”。心中如是想后,毛福寿发现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薛斌,来到自己跟前。
只见薛斌跪下请命地道:“某愿率二十二人,去救城下这些军民”。
二十三个人与数千的军民,这选择对毛福寿来说也很容易下。毛福寿正欲答应时,薛斌又请:“属下恳请恕城下紫荆关军士之罪,准他们之后戴罪立功”。
此时毛福寿那冰冷的眼神中出现了欣赏之情,他冷峻地道:“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