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王爵和公爵最大的区别,至于淮州郡王,顾名思义,只要朱兴归顺,那么他的封地就是淮州。

淮州位于夏州南部,与老王所在的滨州相隔三百里,比不上夏郡这样的大府,但也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周正将他分去淮州,可见还是带了十足的招降诚意的,这让朱兴很满意。

李正蕴续道:“按越制,郡王可拥有三千私军,新朝打算承越制,因此大王要求的亲军数量不得超过三千,当然只要大王没有贰心,三千兵对于大王而言只多不少。”

朱兴再次颔首,显然是认同李正蕴的这番话。

“至于大王所言对天起誓,还要立下文书之言……”李正蕴苦笑道:“主上称帝在即,将为天下至尊,只要大王诚心归顺,主上岂能失信于天下,对天起誓用之人主,委实不妥,但主上为大王赐下丹书铁券想来不是问题,只要大王乃至大王的后人不犯下谋逆不赦之罪,与新朝当可万世共荣!”

朱兴目光环视帐内,心里微微叹息,他想要亲王位,周正给了郡王,他要亲兵已得三千,虽与期望的万余兵马相差甚远,却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况他也清楚,只要没有谋反之心,兵马越多反倒是拖累罢了,毕竟养军也是要花银子的,最后他要周正和他盟誓,如果说周正还是反王中的一员,那没什么问题,但人家现在已快称帝了,让帝王和臣子盟誓,确实有点强人所难,最后的文书成了丹书铁券,这倒是没什么说的。

总之,李正蕴说出的这些价码并没有到朱兴不能接受的地步,甚至比他的底线还要高出一些,最重要的是,他对于周正走过来这一路的事迹还算了解,从内心已然相信周正不是一个会随随便便过河拆桥的人,而且在如今的大势下,自己要和炎王军开战绝无胜算的前提下,投降既是出路也是别无选择。

至于谋反,手握雄兵三十万,朱兴都没了战意,知道是必输之局,一旦输了,哪怕输的不彻底,手上的资本也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周正还会给他这样的价码吗?

答案显而易见,后世子孙若是要谋反,那也只能说是自己找死,那个时候他已经尘归尘,土归土,委实管不了那么多了……

只是这些追随自己的文臣武将前程如何,这显然已经不是朱兴可以关心的问题了,但想来在新朝之中会有一席之地,至于好坏自是难料。

毕竟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嫡系,周正不可能让他朱兴的人在军中掌握重权,也是为了消弭掉自己的野心,当然自己麾下数十万雄兵也必定会被打散安置,青州军将会彻底成为历史……

甘心不甘心这个时候再说已然没有太大的意思,天下大势已定,螳臂当车之举为豪雄所应为,唯有顺势而动,最后才能不至于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帐中诸臣神色多少有些黯然,大王和李正蕴的这番对话甚至是讨价还价没有避着他们,话已经谈到了这份上,青州军被收编的命运几乎已成定局。

他们倒不是担心青州军被收编之后,自己的地位会如何,毕竟青州怎么说也只是一州之地,和整个天下比起来算得上什么,在新朝之中就算不能位列朝堂,但就算分到各州主政也必然是为高权重的一方诸侯。

只是毕竟为青州殚精竭虑,为青州军壮大出生入死了那么多年,现在青州军将要成为历史,这心里要说不失落是不可能的。

李正蕴离开了大帐,明王朱兴归顺炎王,这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里面牵扯的细节很多,不管怎么说朱兴都是拥兵三十万的一方枭雄,不是凉州和允州那样的小王,屁股一拍带上几个亲兵就能去帝都归顺,明王要保证自己的利益要保证麾下人的利益还有在青州范围内仰仗朱兴鼻息而存的小王如何封赏,这些都需要拟清之后,才能谈及其它。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