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旧北汉名宿的马汉起其实也称得得上一家名门了,爷爷马光禄和父亲马忠贤都曾任北汉司空,虽说自己时运不济命运多舛,没当几日司空祭酒北汉就灭国了,好在到了大秦,老皇帝看他一身正气,倒是没小气,给了个从四品的武威太守,也算是对他马家“三世司空”的信任了。

本来,马汉起作为北汉遗民,乃是大秦接管北汉凉州道的一大助力,官场之上绝对是众官争相交好的对象之一。简而言之就是“弹劾贬官轮不到我,加官进爵或许有我的份”,绝对是前途无限,而马汉起在凉州道也确实是顺风顺水。

可好景不长,马汉起本就是文人出身,即便高居武威太守,也酷爱参加诗词歌会。虽说大多情况下,他都是作为德高望重的长辈指点后辈,但偶尔也会作诗一首。而有一位辞藻华丽且自视过高的年轻才子,曾作诗请马汉起评鉴。马汉起性子古板,对于那些辞藻华丽的诗篇向来不喜,而那位才子狂傲的性格他也一样不喜,不仅没给那位才子任何夸赞,反而将其批评一通。才子年轻气盛,心中自然不服,便让马汉起也作诗一首以服众。马汉起虽然年纪不大,但马家“三世司空”,自然有真材实料,仅一炷香时间便作出一首佳作,引得满堂喝彩。那才子丢了面子,又遭到众人嘲笑,心中越发阴狠。而脑子灵机一动,在私下里便将马汉起这首佳作连同其姓名中“汉起”两字扭曲成了一首反诗。虽说马汉起为人正气,但实在敌不过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此事便被上奏到了朝廷。

新皇帝赵明虽说对马汉起没有任何君臣之情,但马汉起的为人他还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本该因谋反之罪而株连九族的结局则以改为贬官收场。

就当所有人以为此事会以此平息时,屋漏偏逢连夜雨,半迟又遇打头风。马汉起的亲弟弟被人检举私相贿赂,霸占良田。而赵明对于马家的好感因为先前反诗一事而彻底败光,在得知贿赂之事后便雷霆震怒,下令将马家男子收监斩首,女子官卖。

“三世司空”的马家便因为小人报复而家破人亡,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而马汉起的女儿名叫马兰,只有五六岁年纪,乃是马家事变中唯一逃出的人。年纪尚没有别的去处,只好混迹在西北流民之中以求暂时的安身。

马兰因为年幼,其实并不知道家中发生何事。当初官兵前来抓人,她还在宅府中的池塘边玩耍,只听见外面一阵骚动,然后母亲让她快逃,她便得以逃出。

不过世间万物总归是有长有短,有利有弊。马兰虽然年幼不知事,但那些流氓们也因其年幼可怜,对她多加照顾。马兰便从太守家的掌上明珠成了吃百家饭的流氓女儿。

也不得不说,这世间,反倒是这些生活困苦的人更有人情味一些。

一日,这始于金城,终于长安的流民队伍,正在西北一处地方歇息,遇上了两个人。年纪稍长一些长相平庸的白衣男子相对瘦削,大概二十五六岁的年纪,背着一柄四尺长剑,脸上无悲无喜,云淡风轻,而他身后则跟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这少年浓眉大眼,面带微笑,长相颇为清秀,一身朴素的布衣,而头发竟然是罕见的赤色。

两人从西北而来,正好与流民队伍相对而行。大概是两人觉得行走困乏、天气干燥,觉得有些口渴饥饿,两人便去一旁不远处的摊头上准备进食。此时混在流民群中的马兰觉得少年那一头红发有趣,便跑到两人身边问道:“大哥哥,为什么你的头发是红色的?”

青年男子没有理会马兰,甚至都没有转头看她一眼。反倒是红发少年性子相对外向,脾气温和,伸出手摸了摸自己那赤红头发笑道:“我一出生头发就是红色的,小妹妹你问为什么是红色的,我也不知道。小妹妹你是哪家的孩子,饿不饿,要不要跟哥哥一起吃些东西?”

马兰性子坚强,不像别的小孩那般软弱,便回答:“我是个孤儿,不是哪家的孩子,我的爹娘都没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