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大宋朝初创的惠民药局,实在是一项不可多得的仁政。

这一点,任何人都无法否认。

惠民药局的设立,在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了平民百姓的性命。

不过这种仁政,需要朝廷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撑。

在元朝时期,朝廷因为种种原因,经费捉襟见肘,不可能再如宋朝时那般不停地拨款,还与民生。因而那时元朝在惠民药局上进行改革,一方面大举封官,一个药局,大大小小便是数个官吏,朝廷希望以此来鼓励人们行医,鼓励商贾们捐资捐官。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确实骨感的。

待到大明朝,洪武大帝大力推行吏治改革,数之不清的官职被取消。

惠民药局同样无法幸免。

一座药局,只置大使与副使两人,甚至有的地方上连副使都没有。

而且无一例外,这些人通通不入流品。

混的好的,三年之后能被吏部选个吏身,混不好的,子子孙孙只能老老实实的做一个医护,没有前途不说,钱途也是一片暗淡。

而且,朝廷经费紧张,也不能再如前朝那般拿出大量的粮饷供应药局的开销,因而朝廷便将惠民药局交与私人经营。

这个想法,同样也是好的。

朝廷的官员们想的是私人经营药局,取之于民,赠之与民。

可是这些人恰恰忘了一点,平头百姓,哪里有那么多余钱去看病?

大明百姓就算不苦,可是一年到头剩下来的钱,也没有多少。

要让他们拿钱去惠民药局看病,实在是难如登天。

这样一来,没有官身,没有钱粮,惠民药局的经营者入不敷出,自然不可能再免费的去给人看病。

时间一久,惠民药局便名存实亡,变成了一间只有医户的空屋子!

就算沈宝库不提,洪武大帝朱元璋,同样知道惠民药局的弊病。

这么多年来,朝廷上上下下的讨论了许多次关于惠民药局的事情。

可是每一次,这件事情都不了了之。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朝廷没有钱!

这一项仁政,花费的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到后来,这件事情便没有人再提起,朝廷上下已经达成了默契,顺其自然罢了。

直到现在,沈宝库再次提起,朱元璋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沈宝库也不管那么多,反正都作死了,大不了拼了。

当下便继续说道:“惠民药局,既然名字上都有惠民二字,那就本应惠民。可是区区止血,惠民药局都没有任何办法,如何惠民?”

说到这里,沈宝库忽然停了下来。脸上的表情再度变得有些傻乎乎的。

没办法,脑袋里的破盆又有反应了啊。

破盆,就像是挤牙膏一般,从里面蹦出来一个字,一个郁字。

沈宝库气的够呛,什么玩意啊!

不是说自选神器的嘛,你蹦出来一个郁字是啷个意思?

玉蜀黍的玉不是这个郁啊,你可千万不要搞错了啊!

许是沈宝库的大呼小叫有了效果,那个刚刚冒出来的郁字,嗖的一下,又回到了盆里。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