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当年张毅谋与楚言所合作的电影《英雄》中的战争场面,无疑仍是华语电影中,表现冷兵器时代战争场面的标杆。
这么多年过去,即便在《满城尽带黄金甲》,或者《墨攻》、《投名状》中偶有涉猎,但客观的来说,这些电影的格局,都距离真正的古装战争片相去甚远。也就是华影所主导的《赤壁》,能够算得上是这个类型。
至于说为什么在内地电影市场日渐活跃,目前更是明显展现出即将赶超扶桑,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电影消费国势头的今天,仍然没有多少投资商愿意触碰古装战争题材,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钱字。
在影视行业里,大家早已形成的共识就是,跟现代戏或者民国戏比起来,拍古装戏就是一个字——贵。
这一点,完完全全地体现在剧组中的方方面面,最基础的“化、服、道”来说,古装戏中对演员妆容的要求明显更高,而战争戏则还要更上一层,各种特效妆无论对演员还是化妆组来说,都是极高难度的挑战,更何况,妆容要求高,则化妆时间必然会长,化妆时间长,那每天的拍摄时间肯定有限,随之而来的,就是拍摄周期变长,演员的档期一长,片酬自然随之上涨,对剧组成本的影响可想而知。
然后是服装和道具,不要以为拍电影就随便租点服装,跟影视城里通用的道具就行了,如果是普通的古装言情剧或许还能凑合,但到了电影这个级别,《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几十万一套的战甲还记得吗?那还是基本没有拍摄大型战争场面的电影,就以《赤壁》为例,大场面中几千人的统一服装上哪租去?手中的各式武器是不是得定做?假发套再便宜也得有那个量吧,华国古代可不流行什么寸头、光头的发型。
最后还有一块,在拍摄大型古装战争片中不容忽视的成本,那就是“人力成本”,一场大规模战争戏份拍下来,需要数千人的群演一点都不过分,可是这其中的成本就不那么简单了,就算每人每天50块的工资,20块的餐费,一天的群演费用就是几十万,加上大场面调度一向困难,一场戏拍个三五天实属正常,这一下就几百万出去了。
相比之下,《赤壁》当中曹操军和孙权军的战场集中在江湖之上,通过后期特效制作,还可以在船只等方面节约一点成本,换成楚言构思中的《霍去病》,交战双方的主要部队全都是轻骑兵,战场都在草原地区,几乎每场戏起码都需要上千匹战马出境,这里头租借和养护马匹的成本,每天估计都要接近百万了。
当然,从古至今,商人或者说资本,就像发现蜂蜜的蚂蚁,只要闻到利润的味道,迟早会蜂拥而至,可惜如今的电影市场却无法带来足够的吸引力,同样是以《赤壁》为例,电影的总投资达到7500万美元,以2008年的汇率来算,约合5.2亿华元,而票房呢?哪怕分成上下两部上映,总票房也不过是5.9亿左右,如果按照票房分成来算的话,可以说是亏到姥姥家了,回本全靠海外票房,一旦出点纰漏,那就是血本无归的局面。
这也就是财大气粗的华影,有着国内唯一的影片进口发行权,相当于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于是才有那个底气触碰这种厚重历史题材的影片,不然的话,这个时代的华语影坛,就只有背后靠山无比强悍的言和,才敢启动这么高风险的巨型项目。
虽然说言和上下,一直以来对于楚言亲自策划的作品,都是信心满满的,但该做的工作却还是一点不能马虎,因为《霍去病》将来所面临的情况仍然是一样,最起码短期内,华国电影市场还无法单靠本土票房撑起这种投资规模的电影,想要实现保本乃至盈利,势必需要国际市场的优异成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