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器的最底部开一个细线一样的小孔,金水透过小孔流出来,气温快速下降会凝固成丝线。
不过后面才是最难的,因为前面已经凝固的原因,所以金水不会源源不断的往下流,这个时候,就需要铸匠拉着凝固的一头慢慢的往下拉。
这需要及其持久而精确的力度和速度,太快的容易断,力道稍微大一点也容易断。
因为金子材质的原因,拉出来的金丝凝固之后是不会断的,而且非常柔软,用来做衣服绰绰有余。
但是真要做一件全部由金丝织成的衣服,所需要的金丝是一个恐怖的数量,就算是宫廷作坊,每天的产量也不过几根金丝而已,要做成衣服,那得等到何年何月?
说不定还不等金衣做出来,江山就没了……
而且金子之所以柔软,是因为密度大,而密度大,就伴随着一个特点,那就是重。
金子相对于其他金属来说重得多,如果完全用金丝做成一件衣服穿在身上的话,正常人没有承受的住那种重量的。
谁会花这么多金子自讨苦吃呢?
所以最开始的用金子包浆的手法依旧用了很多年,而金丝的做法,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但极少人使用。
虽然不能穿完全有金子做成的衣裳,但用少部分金线来做刺绣缝在衣服上还是可以彰显贵气的。
所以皇室之中,那些衣服上的金色刺绣,有一些就是真正的金线,不带丝毫杂质的金线。
而这幅帛画中的金线,通过扫描可以得出来,这是真正的金线,而不是包浆的金线,所以一些人认为,这最早,都是秦汉时期的帛画,毕竟春秋战国没有这样的技术。
而另外一派则是认为,这不一定就敲定下来是秦汉时期的帛画,也有可能是战国中后期的。
春秋战国是一个很长的跨度,跨越了五百五十年的时间,秦汉时期确实有真正的金线的制作技术记载。
但又没有记载说是首次制作,而是沿用了之前的制作手法加以改良,这就是说在秦朝以前,就已经有人创造出了这个办法。
还有一个极有力的证据就是这帛画上的字,并不是秦一统之后使用的小篆,也不是汉朝出现的隶楷草行。
功于秦始皇文字度量衡一统的制度,华夏在秦朝之后各地所用的文字,大都已经统一使用官方文字了。
而这帛画上的字体,却并不是秦朝之后任何字体的一种,却和战国时期楚国的文字有着一定的联系。
于是乎这些人得出一个推断,这帛画应该是战国后期楚国的文字,因为楚国的土地辽阔,交通并不十分发达,而这帛画上的文字,很有可能就是当时楚国某个偏远地区的文字。
这便是关于这幅帛画的两种主体观点派系,但很显然的是,两边都推断错了。
两边说得都有道理,但都只对了一半,因为李安已经破解了这幅帛画的秘密,所以他非常清楚这帛画的具体来历。
这帛画具体时间是在秦末汉初那段楚汉相争的时期,而这幅帛画的文字,确实和楚国文字有关系,只不过需要特定的方法来破解。
当然了,这些事情李安是绝对不会公布出来的,消息如果泄露的话,恐怕会引起一番震动,从而这幅帛画的价格也会随之暴涨。
不过就算如此,这幅帛画的拍卖价格,也必然不会低到哪里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