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称和曹真一行全是骑兵,仅仅两日的功夫就抵达了第一个补给点宛城。
这还不是虎豹骑的全速,是特意为了等待后续部队故意放慢的脚步。
按照计划八月初,庐江的曹休将会向西攻寻阳县。
待其吸引吴军注意之后,再由虎豹骑从江夏突入。
夏侯称和曹真将会在宛城停留三日补充干粮,随后从江夏进入蕲春郡。
八月初曹休还没有等来徐、青二州的军队,就带着兖、扬之兵西进。
曹休麾下两万兖、扬军浩浩荡荡从皖县出发。
吴军的动作也很快,曹休这边出兵,那边朱桓就得到了消息。
朱桓以本部五千人,潘璋部三千人支援寻阳。
朱桓和曹休双方在后世的黄梅县一带相遇,现在的黄梅县是属于寻阳县下属的乡。
朱桓想要堵住曹休向南进宫寻阳县城,于是在黄梅南部一带部署防御。
黄梅一带的地势北高南低,呈三级阶梯状倾斜,北部山地属大别山余脉。
朱桓的军队部署在黄梅中部的丘陵之上。
正值盛夏时节,天空中却没有一丝阳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云雾。
魏军所在的高地满布松树,身后还有着一片竹林。
吴军所在的丘陵郁郁葱葱,入眼处都是一颗又一颗大树。
繁多的树木配上长满绿色植被的大地,与天空中的云雾形成一体,就像一副水墨画一般。
曹休用力的吸了一口气,仿佛吸入的空气中带有一丝水气。
这要是张梦得在这里,抬抬头就能看出些门道。
曹休轻生的说了一句。
“列阵,盾手在前,材士随后,推进。”
传令兵骑着快马向四周散去,传达着曹休的命令。
魏军开始缓缓动了起来,弓弩手拿着弓箭和强弩从后阵向前走去。
弓弩手们走的并不整齐,看上去很不美观,毕竟是征召来自各地的屯田兵和郡国兵。
直到弓弩手走到最前列才在各自的军官指挥下停下了脚步,站在原地等待。
随后大盾手开始动了起来,他们缓缓踏步走到最前排弓弩手身前。
随后大盾手们举起盾牌,在前列形成一面盾墙。
跟在弓弩手身后的是这个时代最核心也是数量最多的兵种——长矛手。
长矛手们携带两种规格长矛,两米五的长矛和一米八的长矛。
长矛手们走进弓弩手的整列,形成了两组三列枪阵,将弓弩手们夹杂在枪阵之中。
第一排持有两米五长矛的士卒平举长矛,第二排是同样持有两米五长矛的士卒高举长矛,最后是持一米八长矛的士卒在缝隙处补充。
长矛手和弓弩手身后是殿后的刀盾手,这些刀盾手有的持圆盾,有的持钩镶。
持钩镶的士卒往往是身手较好的,因为钩镶很轻便,利于士卒快速的挥舞环首刀。
很明显曹休摆出的是这个时代最强的阵列,也是打的胡人们嗷嗷叫的已经灭亡的大汉阵列。
然后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曹休没有在两翼安排轻骑守护。
原因很简单,曹休这是在欺负吴军没有骑兵。
没有可以快速移动的骑兵如何从两翼切入军阵?
而且此地多树木,地势也颇高不利于骑兵移动。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曹休手下没有骑兵。
阵列整合完毕后,阵列中的传令兵打出一个个旗号。
中军的曹休看见后挥了挥手下令。
“推进!”
一道道命令再次被传递下去,一阵阵鼓声从魏军阵中传出,听见鼓声后魏军的前阵开始动了。
魏军踏着杂乱的步伐向前缓缓推进。
对面丘陵之上的吴军也在朱桓的指挥下列好了阵势。
吴军的阵列和魏军差不多,只是前部少了那些背着大盾的盾牌手。
南方湿热的环境加上星罗密布的水纹,吴军没有配备行动不便的大盾。
清一色的都是身着灵便皮甲、木甲的士卒,使用的盾牌也多是小盾和钩镶。
最前列的是吴军是长矛手,他们整齐的摆成三列,配置和魏军差不多。
其中同样夹杂着弓弩手,而他们身后跟着的是两排一手持盾一手持鋋的盾手。
鋋是一种铁质小矛,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标枪。
这种短矛也可以在近战的时候作为步兵搏斗的武器。
他们的身后同样带着五只鋋,作为投掷用。
朱桓麾下这些带着鋋和盾的士卒,就是和斯巴达勇士一样的枪盾兵。
他们在守城、水战、山地战中作为吴军的主力存在。
阵地战这些枪盾兵就要弱于长矛手的枪林了,所以朱桓将他们安置在后排。
朱桓还为曹休准备了一个大杀器,那就是平北将军潘璋麾下那三千部曲。
潘璋虽然作战勇猛,但是出身贫寒导致他奢侈贪财。
经常设立军市来赚外快,而且还喜欢劫杀同僚将士夺取财物。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