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友堂是仅次于文安帮的第二大帮派,现由赵家叔侄掌控。堂主赵炎礼,性子耿直暴躁,之前当过兵上过战场,后来跟随的那个军阀被打败了,手下的弟兄有的归顺他人,有的回老家找份活计,都各自找出路去了。赵炎礼这人年轻时,性子直,沉不住气,只知道以暴制暴。按理说实在不是个当头头的料,可偏偏有人买他的账,愣是给他拉起了一支队伍。后来那支队伍辗转来到文安县,渐渐地就在这扎了根。
再说这副堂主赵宗汝,乃是赵炎礼的亲侄子。自从他的哥嫂去世后,便临终托孤,把年幼的赵宗汝托付给了自己的弟弟。许是自小寄人篱下的缘故,赵宗汝很会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总是给人一种冷漠淡然的样子。不过好在颇有领导风范,自接手帮会的事以来,从未出现失误,而且事无巨细都安排妥当了,所以赵炎礼有意将帮会里的事全权交与他。
不过,这一山容不得二虎,小小的文安县装着两个帮派巨头,争执对垒是常有的事儿。两者之间只要没有大的动荡,分庭抗礼的局面倒是能维持短暂的平静。
再说文安帮,可是这县里的龙头老大。虽说聚友堂的人自诩和文安帮平起平坐,但在外头要论名声影响力,还是文安帮响亮。文安帮自创立之日起就在文安县扎下了根。若不是时局动荡,文安帮当时参与了战争,聚友堂不会有可乘之机。
文安帮的老帮主张之翰,在前朝给当时的湖广总督当副官,后来沿海内外患不断,遂来到了沿海平定战乱。可惜,当地权贵间争权夺利的戏码愈演愈劣,派系林立,各自为战,根本就没有凝聚力。怀着一颗救国心的张之翰,在一次又一次的败仗后,回到了老家,聚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弟兄,建立了文安帮。
随着年纪渐长,张之翰膝下无子,遂收养了一个孩子,就是张敬慎。众所周知,父子两人的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在张敬慎掌控帮里的大权之后,张之翰经常对儿子的处事方式不满,张敬慎自然不会听从父亲的意见。张之翰这人崇尚孔孟之道,心想着把儿子培养成温润如玉,彬彬有礼的文雅公子范,不料自家儿子长反了。
再说回张之翰,张之翰在各界颇有名望。因文安帮势力庞大,涉及范围广,所以不论走到哪,别人都尊称张之翰一声‘爷’。张之翰逐渐退出江湖后,他的养子张敬慎便接手了帮里的事务。此人心狠手辣杀伐果断,把父亲在位时留下的余患都处理的干干净净,外人自此都惧怕他处事的手段,也都称他一声‘二爷’。
夜阑星稀,街上只有一辆黑色汽车在孤独的行驶着,张敬慎把顾昭曦送回家便往回赶。
“陈廷,顾小姐的母亲如何了?”
“顾小姐没和您说吗?海城那边的人说她母亲已经去世了,前几日在这里安葬的。”
“怪不得……”怪不得她不愿提起那天的事,张敬慎疲惫的想着。“她是海城哪家的人?”
“顾小姐的父亲是海城商会的副会长顾鸿沂。前几日顾小姐母亲遇害身亡的新闻在当地报纸上闹得很大,过了好几日才平息。顾家并不想把顾夫人遇害的事张扬出去,听闻顾鸿沂还有个二房太太,看样子顾家的家宅也不安宁。”
“顾——鸿——沂。”张敬慎闭目认真回味着这个听起来有些耳熟的名字,“这些消息怎么没人跟我汇报?”
“二爷,是您当时让海城那边的人随便处理下的,自然不会有人……”放在心上。陈廷后面的话被自家老大的眼神给噎了回去,随即默不作声。
说来也是,张敬慎那日离开后,并未在意当天遇到的那几个人,只是没想到在文安县会再次碰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