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兵力在平原上正面对抗。

辛格尔并不将这支明军放在眼中,毕竟他有三万人,又有主场优势,后勤补给和兵力补给充足。

对方不可能恋战,打不赢可能随时要退。

正当他盘算明军可能要撤退的时候,明军真的撤退了。

辛格尔:果然撤退了,想诱导我追击?我还真就追了!我倒是要看看你们有多大本事!

伊斯拉姆很快就接到了城外的战报。

对于辛格尔追击明军这件事,他犹豫了一下,但最终没有说什么。

他也知道对方可能是故意诱敌,不过强大的实力让他内心充满了骄傲,他想让辛格尔去看看,到底是谁敢冒犯白沙瓦。

并且他还想让自己的小儿子多立立战功。

两个小时后,明军在白沙瓦北部集结,探子送来最新的消息:敌军正在追击!

这对杨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杨麟不由得感慨,打仗在某种程度上,除了考验一支军队的组织性,其实还是一种心理战。

正如卢象升所说:这种简单的诱敌之术,敌军肯定可以看出来,但只要我军的军队人数不占优势,敌军在他们自己的地盘上,就敢追击我军。

白沙瓦的诱敌之战持续的时间很短,前前后后也就两个小时不到,但它在以后却被写入了军事学院的经典案例中。

从这个案例可以分析出许多关于战争的关键因素。

杨麟并没有在这里多停留,他快速朝北边赶去。

此时,一支明军的步兵正快速沿着昨日骑兵的路径南下。

他们行军速度飞快,大部分时间都在沉默地行军,并且推动着火炮,由部分骑兵在周围做岗哨,清扫沿途可能发现他们踪迹的商旅。

他们的任务就是配合杨麟的骑兵,与莫卧儿追击而来的大军打正面战,以最小的代价吃掉莫卧儿的军队。

七月十九日上午,杨麟与周贺的三个步兵师,两个火炮营,和一个骑兵团会合。

明军开始在这一带展开兵力布防,等待莫卧儿大军前来。

中午的时候,辛格尔的军队抵达这一带。

这一带是空阔的平原地带,只要眼睛不瞎,就能看到明军的身影了。

辛格尔大笑:果然是诱敌之术,我追击了一天,你们就来了这点人!不够我杀啊!

莫卧儿大军立刻也摆开了阵型,号角声响彻在空阔的平原上。

辛格尔的阵型是这样的:轻骑兵在两翼,准备包抄明军左右两翼,重骑兵在步兵的后面。

这种战术很典型的进攻战术。

先用步兵正面和敌人打一波,将敌人的前锋消磨一遍,然后用轻骑兵从两翼做队形切割,将敌人的军阵切割松散开。

待敌人被消耗后,最后用重骑兵做正面的碾压,以最大程度上杀敌。

莫卧儿是陆地强国,打陆战也是一把好手,而且有充足的骑兵。

他们自然有这个底气和这支突如其来的大军硬刚。

明军呢?

明军的打法很简单,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伤亡,明军统一用火枪手,以防御的形式作战。

主要是线列阵和空心方阵。

线列阵在中间,两翼不知空心方阵。

至于杨麟的骑兵,则分布在空心方阵的后面。

辛格尔完全不知道时代已经变了,火器更迭,导致战术的变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