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甸东枝,日军指挥部里。
牟田口连也摸着自己锃光瓦亮的大脑袋,忧心忡忡,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的同时反攻,让日军陷入了危局。虽然他暂时拖住了驻印军的进攻脚步,但滇西的铜钹已经失守,滇西方面的华夏军一定会气势汹汹地直扑密支那而来。
另外一边,驻印军已经在新平洋站稳脚跟,分兵陆续往达罗与太白加一线挺进。
不仅如此,由于太平洋上的失利,导致连锁反应,华夏境内各个地区反攻的号角连续吹响,大本营也是压力山大。
就在他苦苦思索的时候,从外面走进来一个人。
牟田口连也看到后,立即站起来,戴上放在桌子上的帽子,打了一个敬礼。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河边正三。也是牟田口连也的顶头上司。
日本陆军大将,早先是大正天皇的御前侍卫官,后来又做过昭和天皇的军事幕僚。
他是富山县人,河边俊三的第三子。他还有一个弟弟,是陆军航空兵中将河边虎四郎。
1943年3月,日本为统一指挥入侵缅甸、泰国的部队,组建了缅甸方面军,下辖3个军10个师团,共计30万人,河边正三成为该方面军的第一任司令长官。
此时的河边正三,已经成为太平洋战场上一个比较重要的最高指挥官,可谓是春风得意。
不过,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败退,不甘心失败的日本大本营一方面由缅北入侵华夏,以达成策应其侵华主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决心挥军西进,向印度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势,达到与其轴心国——德国会师于中东之战略企图,以挽救太平洋的战略颓势。
日军大本营于1944年1月7日以“大陆指第1776号”的指令,下达了代号“乌”的英帕尔会战计划,企图占领英帕尔和科希马等要地,进而控制整个东印度地区。
日军担任进攻任务的是缅甸方面军的第15军,恰恰正好由河边正三的直属下级牟田口连也指挥。
接到命令后,牟田口连也准备倾其全力,从缅甸进入印度东北阿萨姆邦,攻占英帕尔和科希马,破坏中、印、英联合反攻基地和由美、中工兵赶修的中印公路,在英帕尔建立印度傀儡政权。
要实施这一作战计划,部队必须渡过缅西北的钦敦江,然后翻越印缅交界的那加山脉,那里没有道路可走,卡车、坦克通不过去,粮弹补给也上不去,大部队根本无法行动。
因此,很多下属都不同意该计划。
牟田口连也怒斥道:“没有武器弹药和食物就不能打仗了吗?这决不能成为不打仗的理由!大日本帝国自古以来就是草食民族,你们被那么茂密的丛林包围,居然报告缺乏食物?这算是怎么回事!没有食物,那就吃草!”
吃草是不可能的,最后牟田口连也想出来一个办法,他仿照华夏的成吉思汗,让下属搜刮牛羊等牲畜,用来托运他们的物资,并且说:“成吉思汗靠牛羊一统天下,我也一样可以做到,我们一边行军,一边杀牛羊吃。”
在丧失制空权、没有坦克支援、没有汽车运输的情况下,仅由士兵携带牛羊、大象等翻越那加山脉。
从1944年3月8日开始发动进攻,原想两个星期解决战斗,结果事与愿违,当他的大军进抵英帕尔附近时,遭到大婴、印度和华夏军队在强大空军掩护下的猛烈反攻,疲惫不堪、缺粮少弹的日军很快败下阵来,其后方的联络线也被切断。
当6月雨季来临时,各河流泛滥,道路被洪水冲坏,不仅补给无望,而且牛羊得了一种病,成批成批的死,士兵们都不敢吃。
有些胆子大的,煮着吃了之后,也生了病。随后开始扩散。
一个传染两,两个传四个,四个传一百……
生病了又没有药物治疗,也无法返回,各部队不断减员,战力衰竭。
牟田口连也仍不顾部下的死活,仍然坚持进攻。
31师团长佐藤幸德拒不执行命令,并带领其部队后撤,使战局更加恶化,到7月上旬日军全线溃退。
参加此次作战的10万部队,仅病死饿死在印缅边界群山密林中的人数达5万之多,另有2.5万人负伤,兵力仅剩1/4,武器几乎全部丢光。
侥幸活着回来的那些日军士兵,都在背后骂牟田口连也为“鬼畜将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驻印军趁机发动了反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