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敢于赌上自身职业生涯的人,值得尊敬。”
熊猫小灶的包厢里,老林和雕哥喝着小酒,吃着高蛋白食物。
“我挺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四个,愿意完全信任一个没有任何职业经历的新人。”老林不解。
执教五年,从最初的烈火海洋,到那件事情,宣告退役,god离队,最后12个人,只剩阿伟,wh1t和pdd留下。
如果不是去年的选秀,挑出这两个好苗子,可能根本撑不到现在吧。
俩人借着酒意,回忆起当年的点点滴滴。
最初的dota,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狂欢。
没有专门的比赛场馆,网吧连坐,面对面嘲讽,谁的嗓门大谁就是线下赛的王。
也没有什么数据分析和心理辅导,纯粹的dota选手,不需要这玩意。
输了一起抗,赢了一起狂。
更没有后来的百万年薪千万合同,抽不起烟,跟小卖部的老板娘商量,能不能论根买。
实在不行,捡跟烟头,美滋滋的嗦上一口。
俱乐部老板突然跑路,队员们就自掏腰包,凑钱买机票出国比赛。
没人知道最初的职业选手,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
但是他们用最简陋的外设,最低廉的待遇,以一国之力,抗衡着全世界的dota战队。
他们贡献了无数荡气回肠的爹妈大战,扬我国威的中外对抗。
dota ,best dota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无数次对局,无数的检验论证过的真理。
再后来,国家的关注,资本的介入。
豪门俱乐部纷纷成立,挥舞着手中的钞票,大量签约职业选手和路人王。
兄弟dota已是明日黄花,选手们再也不用住桥洞,捡烟头。
高昂的签字费,顶级的对战室和休息室。
更科学的训练体系,更专业的教练团队,dota却一年不如一年。
越来越多的混子选手和教练,实名菠菜,线下打野。
无论发生什么,都能被理解和原谅,原来互联网没有记忆。
著名的天梯无用论,一个职业选手,能说出打天梯没什么用,每天打两局训练赛就够了。
一个知名教练,可以一年打不了几局dota,甚至游戏时长比不上一个普通的dota爱好者。
weibo战神,赛后阵容没问题,下局干回来。
不学不练,bp僵化,你说的很对,但是我选择不听。
最离谱的是,这样的教练,你甚至在职业圈还找不到几个,比他成绩好的。
大家的待遇提升了成百上千倍,那个为了赢而舍弃一切的信念,又还保存几分呢。
当信念变成了生意,一血,十杀,也就不奇怪了。
老林越说越气,雕哥反倒看得挺开,举杯说道:
“你看他们刚才的比赛,像不像当年那个队伍,不计各人得失,一切为了团队。我看好这个队伍,今年s赛,必有他们一席之地。”
老林碰了个杯“这个园仔,我现在有点喜欢他了。”
dota联赛,共分四级。
a级联赛,所有在册战队均可参加。积分最高的6名晋级s组。
s级联赛,直邀6只s组队伍,海选2只,积分前4晋级邀请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