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人叫郭明达,是他的同学,跟他的情况不一样,他家条件不错,有人在厂里当领导,可这人被宣传刺激,热血上头,冲动之下报了名。
他从没去过乡下,所以不知道那里有多辛苦,只想着要建设祖国。
关夕望在心里摇头,等他吃到了教训,应该很快就会后悔。
不过事已至此,再怎么后悔都来不及了。
……
明光生产队
夏收过后,又下了两场急匆匆的雨,天气总算是不那么憋闷了。
第一季的稻子在七月下旬的时候时候,第二季的稻子又要在八月之前种下去,田地里格外匆忙,所以这段时间又被称作双抢。
和老天爷抢时间,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如果晚了点时间,错过这段季节,第二季的稻子产量将会大减,所有人都要跟着饿肚子。
清晨,日头还不算猛,姜知睿把裤腿绑上,就要往水田里去。
她的力气,按照姜明承的说法,就是不用来耕地都可惜了。
村里牛不够,不能全用牛耕地,所以时常会使用人力。
双人配合着来,壮年男人在前面拉,女人就站在犁上,把水田里的泥土翻出来,捣碎搅匀,直到它被整理得平整光滑,就能开始插秧了。
这个时候,姜知睿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拉着绳子,就跟后面拉着空气一样,连续耕上一小时都不带停的。
凡是被她整过的田地,泥浆厚度都非常均匀,水平如镜。而且她一个人,就能耕好几块地,小张给她记公分都记不过来。
不过她也自己的脾气,怕晒。天气热了,就只在早上和傍晚工作,加起来时长估计没有两个小时。
有时候起晚了,干脆就晚上来,她的能耐摆在那,别人也不好说闲话。
今天她照常出门,见到二叔在外面套牛车,多问了一句,“二叔,今天出去啊?”
“嗯,去接分到咱们村的知青,你去忙吧。”
姜知睿点头,走出了家门。
有哥哥弟弟在耳边念叨,她对实事也算了解,知青这东西,算是上面的新规定,说是要进行贫下中农再教育,把一窝子城里人赶到乡下来。
要她说,就是城里住不开了,又不好意思直接迁移,才想了这么个主意,对外的说法也好听。
村里人对知青没什么感觉,还是照样干活,过自己的生活。
她二叔是大队长,却不得不上点心,把村尾处的几间破房子修整了一番,权当做知青点了。
不知不觉,姜知睿就走到了田里,和身后帮她压犁的婶子打了声招呼,把绳子缠在肩膀和手腕上,向前使劲,快步走了起来。
……
另一头,关夕望抱着行礼,弱小可怜又无助地站在路边,四周全是杂草和荒野,心里也是凄凉一片。
火车把他们送到县城的知青安置点,被人用拖拉机送了过来,司机说前面路太窄,走不进去,干脆把他们丢在了这里,扬长而去。
郭明达比他还绝望,“他们不是把咱们弄到山里来了吧?”
“农村不就这样?”
H省多山,更是如此了。
他们运气还算不错,这个村子虽然在山里,不好进出,但距离镇上的距离并不远。
刚刚车上还有不少青年,明显是要送到更远村子里去。
“我哪想到会是这样,夕望,这个村子里就咱俩吗?”
“现在是第一轮,报名的人应该不多吧?”
老百姓也不蠢,不可能听风就是雨,对于新政策,肯定要观察一段时间。
第一批下乡的,除了他这样意外来的,大概就是郭明达这样满腔热血的年轻人吧?
偏偏这样的人最倒霉,要经历最长的苦难期,等到迎来光明,年华全都被消磨,不知道还能剩下几分热情。
“不要紧,咱们是兄弟嘛,我会关照你的。”
关夕望在心里哼了一声,暗道你自己能坚持住就不错了。
站了一会,远远来了辆牛车,大黄牛四肢健壮,一看就养得好,牛车后带着一个国字脸,浓眉大眼的男人。
男人看到他们,又转而往下底下的大包小包,先是皱了下眉,又笑起来。
“你们就是这次过来帮助咱们建设的知青吧?欢迎欢迎,我是明光生产队的大队长,姜志业,特地过来接你们。来,把东西都放上来吧,咱们快点走,别耽误地里的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