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往纽约的飞机。
伊登快速翻看着资料,思考着怎么踢掉大西洋唱片。
他伊登一向是个喜欢双赢、讲究诚信的人。
出道至今,从来都是拉着一帮人一起吃肉(还没有吃独食的机会)
但这世界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杰伊斯威特笑的很真诚。
但伊登一眼就看出来,这个老头想要搞事!
他心理学Lv4,看人很准,绝对没错!
伊登从不会等事情发生了再匆忙应对。
他不喜欢被动,从来都是主动出击——跟哈莉贝瑞谈论剧本的时候例外,对戏嘛,当个被动工具人就行,任由哈莉贝瑞发挥,这很合理。
总之,伊登信奉主动出击。
解决BUG最好的办法,就是在BUG触发之前,就发现了漏洞并将隐患给修补。
既然杰伊斯威特不仁,那伊登就要做好应对。
只不过想要踢开大西洋唱片,自建自己的发行渠道没有那么容易。
类似夏国、鹰酱这样国土面积极大的国家,零售渠道建立难度都是最高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
伊登在笔记本写下方案。
最好的办法就是收购。
收购一家有完整发行渠道的中型公司就行。
哪怕比大西洋唱片差,但也能凑合着用,梦工厂不需要从零开始建设。
只不过这样的公司,通常是不会出售的。
有发行渠道,靠渠道就能恰的饱饱的,这样的优质产业谁会出售?
退一步说,就算出售,也需要一笔数千万刀的巨资。
这钱梦工厂可以靠贷款。
以伊登自身的价值,找银行低息贷个几千万不是问题。
“但是大西洋唱片肯定不会干看着。”
伊登在旁边的‘大西洋唱片’画了个红圈。
现实不是回合制游戏。
除非你是低调的小透明,别人才不会关注。
梦工厂已经被杰伊斯威特和大西洋唱片盯,贷几千万这么大的动作肯定瞒不住。
他们不需要捣乱。
大西洋唱片只需要拖延唱片结算时间,然后动用一些人脉让银行催账,就能掐住梦工厂的七寸,进退维谷。
这个行为还是合法合规的,没人能讲个不是。
伊登有点可惜:“要是去年还好,今年就太冒险了。”
去年大西洋唱片的母公司华纳,正忙着跟时代合并。
这世界鹰酱不是世界唯一霸主,为了应对国外的挑战,大公司纷纷抱团增加竞争力。
时代和华纳就是其中之一。
合并之前,时代公司旗下拥有的有全美发行量最大的《时代杂志》和《运动画报》,还有全美最大的付费有线电视台HBO和Cinemax,以及丛书出版事业。
员工约有21000人,1988年营业额为45亿美元。
华纳公司的关系企业,则包括了华纳兄弟电影与电视摄影棚、大西洋唱片公司、DC娱乐短片公司和《Mad杂志》等。
员工有14000多人,1988年的营业额为42亿美元。
两家优势互补,前后共花了两年多的讨论时间,在今年3月敲定一切,合并为了‘时代华纳公司’,成为了世界最大媒体与娱乐公司之一。
合并都忙完了,大西洋唱片不用担心。
为了在新的大船增加话语权,大西洋唱片发展业务很重要。
杰伊斯威特想要在集团里往爬,也需要做出成绩来。
梦工厂就是很好的增加业务、带来成绩的目标。
“杰伊斯威特又多了一个出手的理由。”
伊登心道:“现在形势也很清楚了。”
“我不可能始终让大西洋唱片分得30%的发行抽成,梦工厂会瘸腿走路,太影响未来发展。”
“想要应对大西洋唱片的拖延战术,梦工厂就决不能负债。”
拖延战术不是无敌的。
就像应对拳赛主办方那时一样,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就是干着这活。
只要不欠钱,有足够的弹药,坚持到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干翻大西洋唱片,那一切就不是问题。
虽说还可以用最后的终极大招‘法庭见’,但那样就彻底撕破脸。
梦工厂最有价值的是伊登本身,大西洋唱片不敢撕破脸。
“在不负债的前提下,建立发行渠道,是最稳妥的路线。”
“换句话说,要有充足的现金。”
伊登笔尖点了点:“出版界那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都需要渠道和现金。”
“目前能快速收获现金的方法......”
钢笔在笔记本写下了‘电影’
电影绝对是当下快速收获现金的最好方法。
轻松就能数倍回报,几十倍的回报也不是没有。
股市也能做到,但水太深了,信息也很重要。
世界的信息大部分都没用。
伊登虽然是超级天才,但也不想要进去尝试,风险太大,很可能被庄家当韭菜割。
电影的风险就低多了——对他来说。
其他公司不敢保证一定赚,但伊登可以。
有了这层底气,后续的计划清晰了起来。
不能收购。
梦工厂的任何收购,试图补发行渠道的行为,都会引起大西洋唱片警觉。
只要警觉,他们就会拖延专辑结算。
最好的办法,就是表面麻痹大西洋唱片。
就像这次结算单曲一样,用全球巡演、新专辑等当诱饵勾着他们,让他们以为梦工厂安心合作,以为是第一层。
大西洋唱片就会觉得自己是第二层,为了麻痹梦工厂不使用拖延战术。
暗地里伊登培训一个团队出来,打一个时间差。
等电影票房和专辑结算到账,有了充足的现金流,立刻铺开摊子。
电影、图书、音像,国内国外渠道一口气解决掉。
在大公司们反应过来之前,彻底补梦工厂的短板!
“这波啊,这波梦工厂在平流层!”
伊登暗道:“虽然都叫梦工厂,但我可不想要走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的老路。”
个世界,梦工厂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杰弗瑞·卡森伯格和大卫·格芬三个大佬建立,背后还有犹太资本。
产品包括电影、动画片、电视节目、家庭视频娱乐、唱片、书籍、玩具和消费产品,曾雄心壮志的要把它做成好莱坞新贵。
二十年中,超过30部电影过亿,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但可惜,因为建立之初,发行渠道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有序又被好莱坞六大联手警惕防备,发行始终是个短板。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