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当初和蔡琰定下的约定是情急之下脱口而出的结果,当时是觉得一州比一郡更能唬人。

东郡隶属兖州。

只有先画个大饼把人稳住,才有劝蔡琰写信请蔡邕过来的可能。

他有大量的时间劝蔡琰改变主意。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蔡邕早就来到东郡了,谁还管董卓什么时候死呢?

更不用说画饼的事了。

若不是蔡琰提醒,他都忘记了这一茬,一时有些慌。

也就没能及时回答。

蔡邕听到女儿最后一句话,猛然惊醒,顿时十分的惭愧,急忙解释道:“我并没有袒护董卓之意。”

曹操安抚道:“这我们都知道。”

蔡琰则是看着郭嘉,等着郭嘉回答,“奉孝,你还未回答我。”

可别想蒙混过关。

郭嘉笑着拱手道:“文姬说的对,幸亏你先将蔡中郎请来了,我认输。”

物换星移,情况和先前不一样了。

蔡邕已经请来了,不会再受董卓之死的牵连,他输得起。

果然,蔡琰也笑了。

董卓被杀和兖州刺史刘岱战死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事。

只是董卓先走一步。

郭嘉猜测要不了多久就会传来兖州刺史刘岱被青州黄巾军杀死的消息。

是的,青州黄巾军。

就是被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像赶鸭子一样赶下黄河的,那三十万青州黄巾军。

黄巾军是一帮战五渣。

兖州刺史刘岱庸碌无能又刚愎自用,犯了和前东郡太守王肱一模一样的错误,败给了一帮战五渣,丢了性命。

但凡能听进去智者的建议,也不至于落败。

也难怪程昱不肯出山相助刘岱,却在曹操成为兖州牧后,十分干脆的响应曹操的征召,出山相助。

现在,刘岱还活着。

郭嘉说道:“但是助曹公一年之内拥有一州之地是真的。”

这话吸引了三人的注意。

郭嘉接着说道:“青州黄巾军正在攻打兖州,要不了多久兖州牧就要换人了。”

蔡邕惊讶地道:“不能吧?”

郭嘉细心地说道:“黄巾贼寇没有辎重,靠沿途劫掠维持军需。

刘岱只需坚守城池。

黄巾贼寇打不下城池,又缺粮食,自然就会退了。”

这些贼寇可是带着家眷的。

包括家眷一起有百万之众,现有粮食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攻不下城,必然会退。

“但是,”郭嘉开始说重点了,“诸位还记得前东郡太守王肱是怎么死的吗?”

曹操:“???”记得啊,怎么了?

郭嘉胸有成竹地道:“依我看,刘岱会步王肱的后尘。”

曹操笑道:“不至于,真不至于。

王肱战死除了他本身实力不行,还有一个原因是身边没有能人为他出谋划策。

刘岱则不同,有能人异士相助。”

不说别人,就说他的生死之交鲍信,不会眼看着黄巾贼寇得逞,肯定会提点刘岱。

刘岱不会和王肱一样傻吧?

郭嘉也笑道:“有能人异士相助,那也得刘岱愿意听啊。”

曹操无话可说了:“……这倒是。”

蔡邕擅长的是文学、书法、音律,不懂这些,全程呆若木鸡的听着,插不了话。

但他听出来了,刘岱不行。

蔡琰问道:“刘岱战死后,怎么让曹大哥接任兖州牧呢?”

这也是曹操关注的问题。

郭嘉提了陈宫的名字:“曹公可让陈宫前往游说……”

陈宫,字公台,是东武阳人。

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后,陈宫出仕,目前只是一个小吏,名不见经传,在帮曹操得到兖州后才得到重视,被曹操视为心腹。

可是陈宫后来叛变了。

郭嘉认为陈宫叛变的原因是看到曹操杀名士、屠百姓,看不惯曹操的做法。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现在事情还没有发生,曹操还有机会学学刘备的仁义之道。

曹操问道:“这能行吗?”

他知道有陈宫这么一个人,但是光靠嘴皮子就能助他拿下兖州?

郭嘉点头道:“能行。”

“那好。”曹操见郭嘉大力推荐陈宫,决定到时候就让陈宫去试试。

即便不成,也没有什么损失。

郭嘉突然想到陈宫背叛曹操成为吕布部下时曾骂曹操是逆贼,恐怕陈宫叛变并非是他先前所想的那么简单,于是对曹操耳语了几句。

曹操点头。

没过几天,果真传来了刘岱战死的消息。

曹操感叹郭嘉料事如神。

青州黄巾军迫切地想要攻下州郡,以解决粮食危机,斗志昂扬。

刘岱不听劝告,非要出兵迎战。

一方士气正旺,一方被“百万大军”吓破了胆士气低迷。

孰胜孰败一目了然。

刘岱被黄巾军杀死,兖州无主,陈宫主动请缨前去游说兖州的主要官员,拥戴曹操为兖州刺史。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