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黄巢写的帝王诗,比不过咱们陛下?

这可能吗?

绝对不可能!

周围一片哗然。

李世民可是千古一帝!

尤其是读书人嘴里的盛世明君。

而且大唐之繁荣,那是各朝各代都需要仰望的。

李世民可是大唐繁荣的开创者,怎么可能在立意霸气这一块,比不过当今陛下呢?

人群骤然之间就炸开了锅。

虽然他们觉得当今陛下也很厉害,但在文人崇尚古人的思想下,他们还是认为现在的皇帝远远比不过上古的君王。

而方孝孺,黄子澄等人更为气愤,因为儒家就是推崇尊古尊贤。

永远强调过去的才是最好的,要效法古人。

而千古一帝的李世民,就是他们所树立的榜样。

甚至于现在的文臣们都拿李世民来规劝朱元璋,让朱元璋要学会怎么宽容,要学会怎么君臣相处。

不要动不动就把文臣当狗一样的来杀。

黄子澄等人听到韩明圣竟然说,李世民在诗才方面,尤其是在写帝王诗方面,竟然还不如当今陛下。

这岂不是胡说八道吗?

李世民可是出身于贵族门阀,人家从小就学富五车,虽然在诗歌方面的才华不能比拼李白杜甫等人。

但人家甩你朱元璋18条街,绝对绰绰有余!

你朱元璋就是一个半路出家的野和尚。

而方孝孺这种崇尚古人的,那就更加生气,当时就怒喝道:

“简直是一派胡言!”

“陛下总共就写了那么几首诗,怎么可能比得过李世民呢?”

“就靠那首‘杀尽江南百万兵吗?’”

“这首诗虽然杀气十足,但那是帝王诗吗?”

“明显就不是!”

“论霸气,这跟李世民的那一首‘春来为君先开口’,就不在一个层次上。”

“更别说跟黄巢的‘他年我若为青帝,暴雨梨花一处可以。’来比。”

“虽然我对黄巢的印象很一般,但不可否认的是,黄巢写诗时,一个百姓之身,却有吞吐天下之志。”

“这样的胸襟和霸气,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都高出了身在皇位上的李世民。”

“毕竟李世民是当了皇帝以后才有了这样的气魄,而黄巢是在还没有当皇帝的时候,就敢如此说!”

原来那首诗是黄巢做的呀!

很多人此刻才恍然大悟。

他们也对方孝孺说的话表示认同。

而此刻张盛也补充道:

“韩明圣,你刚才说的帝王诗,那是要有帝王吞吐天下之志。”

“但当今陛下写‘杀尽江南百万兵’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将军,是一个王侯。”

“这首诗也偏向于一个将军所写的。”

“跟你所谓的帝王诗还真不上边。”

“你难道要用这首诗,来跟李世民和黄巢的诗作对比吗?”

周围的人都看向了韩明圣,经过了方孝孺和张盛的解说之后,他们也体会到了帝王诗和普通诗歌的区别。

那要看你有没有吞吐天下之志。

很明显,陛下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想杀人。

跟帝王之志还是差了很远。

而韩明圣则是笑了:

“难道你们以为当今陛下就只写了这一首‘杀尽江南百万兵’吗?”

“难道在你们的印象中,当今陛下能拿得出手的诗,也只有‘鸡叫一声撅一撅’吗?”

“你们无知啊!”

“对当今陛下的了解的还是太少了!”

“陛下不但作过帝王诗,而且还作过最为恢宏霸气的帝王诗!”

周围的人都是一愣。

其实在他们的心目中,能听过朱元璋‘鸡叫一声撅一撅’的,那都很少了。

而要知道‘杀尽江南百万兵’的,那就更少了。

除去这两首诗之外,在场有99%的人都不清楚,朱元璋还作过其他的诗。

别说是他们了,就是放到现代,韩明圣穿越前所在的时代,有99%的人都不知道朱元璋还作过其他诗。

这就是因为,人们对朱元璋抹黑的太多了。

以至于他的所有丰功伟绩,基本上都被历史所掩埋。

“陛下还作过什么诗?”

“你就说说吧!”

“也让我们开开眼。”

周围人疯狂的起哄,这些商人对朱元璋的感官可以说是又爱又恨。

恨的是朱元璋疯狂的打压他们的地位,爱的就是,朱元璋对他们税收极其宽容,实实在在让他们赚到了钱。

而他们对文臣那才是真的恨。

因为这些文臣从骨子里就看不起他们,还要去打压他们。

现在看到韩明圣在跟这些文臣们斗,跟这些大儒们斗,那当然是要站在韩明圣这一边。

韩明圣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然后朗声道:

“那我就说一说咱们陛下写的帝王诗: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竿又如何?”

当韩明圣读出了洪武皇帝这首诗的前两句时,周围人都是面面相觑。

这诗很一般呀!

张盛差点都笑出了声,嗤笑道:

“用一句平平无奇来形容,简直就太过贴切了。”

“有霸气吗?有恢弘吗?”

“我什么都没看到。”

此刻韩仁义也是心中叹息,心想就这就这?

而韩明圣则没有理会,继续念道:“天边弯月是秤钩,”

张盛继续品评道:“这不仅仅是平平无奇了,这简直如同打油诗一样啊!”

他此刻说的是唾沫横飞,百姓和商人们听得也是连连皱眉。

但他却没有注意到方孝孺,黄子澄,齐泰等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因为他们都知道皇帝陛下作过的诗。

而此刻,韩明圣终于说出了最后一句:‘称我江山有几多。’

轰!——

最后一句说完,就如同一道惊雷炸响在了张盛的脑海中。

他刚刚想要品评的话语,就卡在了嗓子眼。因为最后一句,把整首诗的意境都提了上来。

这时候人们才回复出这首诗真正的原貌。

【燕子矶兮一秤砣,长江作竿又如何?天边弯月是秤钩,称我江山有几多?】

当他再次审视全诗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