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数历史之中凡所群雄争霸的乱世,最具CP感的,莫过于南北朝后期的高欢和宇文泰。

虽然出身北镇,但宇文泰的起点无疑要比高欢要高得多。

不同于高欢自幼家贫、要靠妻族的资助始有马,宇文泰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无疑要比高欢幸福得多。

西魏末年五胡乱华伊始,位于东北的东部鲜卑有三部最强,分别是段部、慕容部、宇文部。这其中段部下线最早、宇文部紧随其后,最终慕容部成功入主中原。

宇文泰就出身东部鲜卑宇文部,北魏灭亡后燕、其祖先便被迁置到武川,自此定居北镇,宇文家也因此成为武川豪强。

六镇起义时,宇文泰的父亲宇文肱率领卒众们抵抗兵变的镇民,其兄长宇文颢也因此战死。

之后六镇陷落、兵变失败的镇民们被迁徙到河北,宇文泰家族也因此内迁,在北魏政府安置不力、加之乡土资本丧失的情况下,宇文肱决定加入鲜于修礼的叛军中,但未及会师,宇文肱并其子宇文连便在北魏官兵的围剿下战死,只剩下宇文泰和其兄长宇文洛生投入叛军中。

宇文泰少年时代因有父兄的关照,远比怀朔镇破落户的高欢要幸福得多。

但是时过境迁、形势翻转,等到葛荣失败、宇文泰辗转进入尔朱荣势力中时,彼此间的地位和势力已经差距悬殊。

高欢其时已经是尔朱荣的心腹,并在不久之后成为晋州刺史,成为北镇豪强中的风云人物。而宇文泰则只是叛军中的一个阶下囚,险些被尔朱荣杀死。

在这一时期,宇文泰的人生轨迹已经远远落后于高欢,而这差距哪怕在高欢的余生岁月中虽有缩短,但也始终没能追平,更不要说超越。

前文讲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死后,宇文泰受众将推举,成为关中武川集团的新头领。

关于宇文泰为何能够继承贺拔岳的遗产,值得说一说。

诚然宇文泰也出身武川,且其父兄一度声望势力不逊于贺拔岳兄弟。但在河北兵变结束之后,宇文泰家族成员长者死伤殆尽,他成为关陇继任老大,家庭的因素可以忽略不计。

宇文泰个人的才能无疑是极为出众的,而贺拔岳对这位同乡兼后起之秀也是极为重视、着力培养。

宇文泰先是担任贺拔岳的行台左丞,在此期间作为贺拔岳的使者先后出使晋阳与洛阳、分别面见高欢与北魏孝武帝,足见宇文泰的才能得到贺拔岳的看重。

533年,北魏孝武帝有意扶植贺拔岳兄弟以制衡高欢,而宇文泰也在此时被贺拔岳任命为夏州刺史,成为武川豪强在关中者少有的能够坐镇一方的大员。此时的宇文泰,才只26岁。

出任夏州刺史后,除了军政事务处理周全之外,宇文泰也在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嫡系亲信,并且加强与关陇豪强的联系。

比如之后西魏八柱国之一的于谨,就在此时被宇文泰任命为夏州长史,委以心腹之任。

于谨这个人,不只在八柱国中,哪怕在整个北魏末年,其战略眼光与战术水平等军事才能都是第一流的。早在平定六镇起义时,于谨的军事水平就得到了体现。

但于谨的出身和际遇都有点尴尬,于谨家族是早期跟随北魏孝文帝南迁的鲜卑氏族之一,到了北魏末年已经充分汉化,与中原世族无异。

只不过北魏末期政治长期混乱动荡,早已经大病难除,尽管于谨在六镇起义中表现不俗,但其个人的努力也无阻这种颓势的发展。最终尔朱荣入主洛阳,于谨也归于尔朱氏统率。

尔朱荣死后,于谨跟随尔朱天光参加河北韩陵之战,战败之后逃返关中。在关中一众武川豪强当中,于谨自然处境尴尬。幸在宇文泰赏识提拔,于谨成为宇文泰最初的心腹之一。

宇文泰所结交的关陇豪强,先后有高平土豪蔡祐、李远家族、田弘等等。除了贺拔岳之外,他是第一个有意识结交关陇豪强的武川豪强。

之后西魏与东魏的河桥之战,诸将退军,直接将宇文泰抛弃在战场上。宇文泰逃脱后,甚至需要枕着蔡祐的大腿才能入睡。而李远兄弟们,也是之后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

因此宇文泰的心腹班底,从他还没继承贺拔岳的遗产之前,关陇汉人豪强便已经占了不小的比例。

贺拔岳死后,武川豪强群龙无首,先是因为寇洛年长、欲奉其为主,寇洛因为自己素无雄略而避位让贤,赵贵等则推举宇文泰,李虎则南投荆州劝说贺拔胜前往关中。

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此时继任贺拔岳的位置绝不是一件纯粹的好事。

第一,拥有六镇镇民和河北豪强支持的高欢此时大势已成,特别在韩陵之战击败尔朱氏联军之后,已经成了北魏朝廷绝对的权臣。

在此时继任贺拔岳的位置,必然要直接承受来自高欢的压力,动辄身死族灭,绝对不是一个好差事。

第二,杀掉贺拔岳的侯莫陈悦及其代地武装仍然存在,且势力同样不弱,想要成为贺拔岳的继承人,当然也要负责为贺拔岳报仇。

第三,武川集团在此时的关中仍然没有太深的经营基础,属于一支寄食的客军,贺拔岳身死之后,武川集团的生存问题也变得空前严峻。

武川豪强们之所以推举宇文泰为主,也是出于这三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宇文泰的个人能力出众,无论是在担任贺拔岳行台左丞还是在夏州刺史任上,进策与治理都卓有成效。

第二,宇文泰曾经代表贺拔岳出使晋阳与洛阳,其政治视野要远比武川镇其他豪强更加宽阔,对于武川豪强政治地位的争取也有极大帮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此时的武川豪强客居关中,如何处理与关中豪强的土客矛盾是武川豪强能否立足关中的重要问题。宇文泰与关陇豪强的交情,让他成为协调双方利益的关键人物。

宇文泰自身所拥有的这三个优势,都是其他武川豪强所不具备的,因此成为武川豪强的继任首领也是当然之选。

特别宇文泰在机会降临之后能够勇于担当、快速做出决断,这又是另一个继承人贺拔胜所不具备的优秀素质。

贺拔胜作为贺拔岳的兄长,在得知贺拔岳的死讯、甚至在李虎前往荆州劝说的情况下,仍然不能快速下定决心前往关中,仅仅只是派出了独孤信意欲兼领其部。

独孤信到来的时候,宇文泰已经成功接掌了贺拔岳的部属,仅凭独孤信一人,也根本没有竞争的可能,只能接受这一事实。

之后北魏孝武帝西投关中,宇文泰又踊跃接应,让北魏的法统成功转移到关中,也是西魏之所以建立的政治基础。

而贺拔胜又因瞻前顾后错失这一良机,回军途中又遭到河南侯景的袭击,战败后不得已投降南朝梁,再返回关中时已经是数年之后,再也不具备与宇文泰竞争的可能。

人生在世,总有那么几次机会降临,能不能够抓住,也要看每个人的禀赋与运气。

贺拔岳兄弟们无疑是北魏末年六镇中的风云人物,他们所拥有的条件势力无疑是高欢和宇文泰所不具备的。

但当机会降临时,高欢抓住了,宇文泰也抓住了,所以他们各自建立了一番属于自己的霸业。

而作为先行者的贺拔氏兄弟,一者壮志未酬身先死,一者辗转叛附无常,任由机会在手边溜走。

宇文泰的确是高欢命里的克星,在他入主关中之前,高欢无疑是整个河北的绝对中心,可谓势不可挡、所向披靡。

可在经历了短暂的高光之后,高欢的人生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虽然说在东魏、西魏的争霸中,东魏始终占据着主动权与优势,哪怕高欢死后很久,西魏都迟迟没能建立起整体的战略优势。

但如果考虑到东魏与西魏的建立基础,那宇文泰就是高欢人生中当之无愧的一个梦魇。

东西分家的最初几年,为了扫除尔朱氏的余孽,加上弥补孝武帝西迁所带来政治上的失败,加上高欢本身对宇文泰的轻视,一直没有对关中发起大规模的进攻,从而给西魏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喘息之机。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