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一出,

满堂喝彩。

如果没有朱雄煐,这首词要再过百余年才能出世。

它是另一位大明才子杨慎,在湖北荆州观涛涛长江,缅怀英雄所著。

借景生情,

寄托壮志。

如此豪情坦荡之词,

拿来映射洪武大帝波澜壮阔的人生真是太适合不过。

解缙之字,

重名之下果然非同凡响,正是铁画银钩。

仿佛能看出,

帝王之路,披荆斩棘,遇到多少豪强草莽,

又承受了多少魑魅诡计。

尤其是点睛之笔,

观看秋月春风。

这是什么境界?

这是淡然,

不是无知者无畏的那种信口雌黄,

而是完全经历过之后的那种淡然。

对朱元璋而言,

有太多的故事只能藏在心底。

朱元璋心情复杂的接过解缙抄录的词句,久久说不出话来。

如果一定要强行应景,

此时此刻,

他又能有什么选择?

哪里去找词中所述老叟,

有见识,

有资格能与洪武大帝泛舟江中温酒,

谈笑回忆当年金戈铁马。

“乖孙是在提醒咱,对这些老臣,要留下能说说话的人么?”

朱元璋侧眼快速扫过冯胜、傅友德,见他两也都是和自己一般满头花发,又回忆起已经逝去的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再浮想远在杭州的花甲老相李善长,冲撞了自己被故意发落在福建靖边的发小汤和。

“罢了!咱就听乖孙的,再给他们次机会。”

朱元璋心中想的,朱雄煐不知道,

但看见皇爷爷似乎触景生情,

那就不必打扰。

朱雄煐变得乖巧,示意解缙暂且退下,自己安静的待在朱元璋的身旁。

见此情景,文臣武将也都识趣,也都再次沉默了。

本来还想着再朱元璋面前哭诉,缅怀旧日同袍情义的冯胜和傅友德也自觉压下了内心的情感,不敢逾线。

两位老将军各自对视,

默默不做声的各自对饮了杯酒。

良久,

朱元璋才从词句带给他的遐想中走出,有些意兴萧索。

“乖孙,咱们回吧!”

朱雄煐笑着回复道:“好的,皇爷爷!”

临走前,

朱雄煐对着蓝斌耳语几句,交代蓝斌小心行事,安排好徐增寿和解缙。

徐增寿入应天城外新兵营提前熟悉,

解缙入武英军衙参赞。

又请了朱元璋皇命,拉过来一晚提醒吊胆的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傅友德老将军,随意交谈几句。

给他也吃了颗定心丸。

奋威大将军盛庸,率武英军新军步兵三万大军,即日开拔,跟随傅友德五万京营入川东平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