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郊回来后,卫辰又在家与妻子们温存了两日,第三日正式至翰林院上任。

詹事府少詹事又称太子宫詹,而今卫辰到任,对于翰林院来说,自是一桩大事,翰林院里的宫坊官员都要前往迎接。

众翰林们向卫辰行了面谒之礼后,几位学士就安排在穿堂里准备了一桌酒席,为卫辰接风。

翰林学士刘廷锡已经告老还乡,而今翰林院中便仅有四位学士,一桌子的位子都坐不满,显得略有些冷清。

只是冷清归冷清,这席上的位次还是要分个明白的。

吴应炎为侍读学士,但这只是兼衔,他本官还是在兵部,为兵部侍郎,正三品。

吴应炎平时并不怎么待在翰林院,这次过来,也是给卫辰面子,替他接风而已。

不过,吴应炎正三品的官衔摆在那里,如今刘廷锡又不在,吴应炎便当仁不让坐了首席。

而丁嗣全并无其它兼衔,只是从五品的侍讲学士,理所当然地排在最末。

至于陶岳与卫辰,二人同为侍读学士,也都兼了詹事府少詹事,都是正四品官衔,而且一个掌翰林院事,一个掌詹事府事,看起来似乎旗鼓相当,分不出高低。

但按照翰林院里的规矩,掌院事的学士位次要排在掌府事的学士之前,故而陶岳坐了次席,而卫辰则居于陶岳之下。

桌上酒菜是从翰林院外的酒楼叫的上等席面,六大菜,四中菜,八冷碟,十分丰盛。

众人坐下后,又相互重新见礼,其余三位学士看着卫辰朝气蓬勃的面容,都不由在心中暗自感慨。

他们三人中,最年长的吴应炎今年五十六岁,陶岳四十八岁,就连最年轻的丁嗣全也已年过四旬。

而卫辰呢,才刚刚二十出头,便已是侍读学士兼詹事府少詹事,还掌了詹事府事,与他们同席而坐。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他们也只是羡慕,并没有多少嫉妒之意,毕竟卫辰立下的功劳有目共睹,能坐到今天的位置也是理所当然,任谁也挑不出什么理来。

席上,众人说话时,三位学士对待卫辰都是颇为热情,有意与卫辰亲近,吴应炎还问起了卫辰在平乱过程中的杀贼经历。

当听说卫辰亲手先后射杀了十数名贼人时,一旁的陶岳和丁嗣全都惊讶得差点合不拢嘴。

大周文官虽然也有上战场的,但那也是在相对安全的后面,哪有像卫辰这样亲自赤膊上阵的?

吴应炎身为兵部侍郎,更明白其中的难度,看向卫辰的眼神不由地又郑重了几分,当即双手举起酒杯,敬向卫辰。

而后陶岳与丁嗣全也相继向卫辰敬酒,卫辰豪爽地与他们对饮而尽。

借着酒兴,几人谈天说地,纵论古今,席上欢声笑语不断,直至吴应炎不胜酒力,最先告退,几人方才陆续散去。

接风宴后,卫辰正想去庶常馆看一看,却被掌院陶岳叫住留了下来。

上茶后,陶岳屏退左右,笑着对卫辰道:“前日龙图阁上请官家,欲于明年加开恩科,兴云可曾听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