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庄

小潘举人是跟着官府的衙役一起回到张庄的,现在的官府的意思也是很明显,既然流寇要来了,那么,倒不如趁着这个机会能搜刮多少就搜刮多少。

至于官逼民反,那又如何?

朝廷自有屠刀。

届时,也无非就是杀一批通匪的暴民而已。

人头上报上去,又是一场大捷。

死的人多了,粮食也就不缺了。

百姓嘛,一茬一茬的就像是韭菜一样,死了也就死了,数字而已。

不过,小潘举人倒是没有领悟到这一点,他只知道,朝廷这一轮加税下来,自家似乎有可以兼并土地了。

农民要交税,上交的是银子。

而收购粮食,只有自家能做,他们就可以低价买入,这是赚一笔。

农民没有了土地,求着自家,把土地献给自己,主动卖儿卖女,主动为奴,这又是一笔。

潘家一门双举人,又有族学,已经是围绕这潘家双举人形成了一个大家族。

朝廷要征税,仰仗的便是这些士绅。

没有士绅,税就收不上来。

相对而言。刘文远家里就是要逊色许多。

刘家虽然也有同族,但是,一来,刘家只有一个举人,此外就是,几年前时候,发生了一场瘟疫,恰逢刘文远去参加院试,父子相伴,反倒是躲过了一劫,只是,同族之间,染了瘟疫,死了一大片。

如今,刘善才被张牧给活剐了之后,分了刘家的田产,这就导致刘家更是落魄,现在刘文远也只能帮着潘家干点事儿。

小潘举人基本上是不管事儿,只是吩咐了一下,就开始让官差加税。

加多少。

朝廷没说,全看各自理解,小潘举人倒也是光棍儿,吩咐的时候只是说,不能让流寇得到一粒粮食。

然后,管家申老九倒也没有多说废话。

勒令整个张庄的百姓,挨家挨户都必须要把粮食全都拿出来,上交到潘家粮仓当中。

理由也很简单,不能让流寇把粮食给抢走,放在潘家粮仓安全。

潘家扩招了家丁,手底下也有乡勇,保护安全,这不是问题。

最开始,张庄的百姓还真是有不少把粮食上交到了潘家的粮仓,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不对劲了,我把粮食上交到了你们潘家的粮仓,你怎么给官差银子了?

再一打听,这个狗日的原来是交税?

整个张庄都是跟着爆炸了。

这个税,你也不说收多少,上不封顶。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徭役,一部分农民立刻沦为了没有土地的佃农,又或者是流民。

但是,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把粮食老老实实的放进了潘家粮仓的毕竟只是一小部分农民,更多的农民还是没有交税的,随后,申老九立刻带着家丁带着官差,凶神恶煞的开始逼迫这些农民交出最后一粒粮食。

没有钱,你就卖儿卖女。

没有钱,就把你家里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全都给拿走。

自然,在这个过程当中,申老九可是一点都没闲着,作为潘府的大管家,自己稍微往家里捞一点,这不过分吧?

申久,这也是识文断字,秀才出来的。

若是潘举人在这里,他的这些手段自然是瞒不过潘举人,好歹,潘举人还是讲究一个可持续性竭泽而渔,不至于做的太绝,多少还是要给人一条活路的。

但是,小潘举人就不一样,他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就是在揣摩经义文章,等着科举呢。

而申老九自然也是明白,小潘举人好糊弄,老潘举人不好糊弄。

不趁着这个机会把事情闹大,把钱捞够了,这简直就是对不起自己。

这是申老九的看法,此外,便是整个潘家家族。

从前,多少还是受到潘举人的约束,纵然也能搜刮好处,但是,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现在,潘举人不在,那是恨不得敞开了搜刮,借着朝廷征税的这个机会拼了老命的兼并土地。

你潘举人,家里两万亩地,别人求着把土地送给你,你家里还有粮食生意,丝绸生意,可是,我们家才几百亩地。

你儿子读个书,每年买书,购书,请名师,那都是要天文数字,可是我们自己呢?也就是几百亩地,要买书,要科举,要请名师,要上下打点,几百亩地哪儿够?我儿子也要中举人,我儿子也要当进士,我要过的比你潘举人更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