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开始是杂念纷飞,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到处驰骋,根本就收刹不住。

各种原因都尝试过了,无论是冥想,还是听息,亦或者是敲木鱼,都不管用。

屡次收束不了,他干脆就放弃了。

索性,先从最开始的收心做起,不去追求一步成功,单只追求从专注上做起。

于是,他重新回到工作中,从木匠活儿上做起,务求做到专心一致,心不外驰。

每每有心思散乱,神思外溢之时,就往身边的木头板上,敲一颗钉子。

就这样一天天的锤炼自己的念头和心性,耐下心来,一步步的去调理。

所谓理性如调琴弦,紧则有断,慢则不应,紧慢得中,则琴可矣。

又如铸剑,钢多则折,锡多则卷,钢锡得中,则剑可矣。

从一开始的杂念纷飞,思绪散乱,身边的木板上订满了钉子。到后来,身边木板上的钉子,日渐一日的逐渐减少。

最后,他已经可以维持住工作三个小时,而心思不乱,神不外驰。

因为松弛有度,节奏平均,这一番工作下来,非但不累,做完之后,仿佛还如同睡了大觉一般,精神抖擞。

如今才明白,古人能够从中发现修行的法门,确实不是侥幸的。

于是,他又重新回到了打坐之中,从一开始的坐卧难耐,便不去管他,时时关注,时时收束,不骄不躁,不急不缓,只管任他散乱,但凡察觉到,就立刻重新收束念头,使一心不乱。

到后来,逐渐收心,渐进无思无念之境地,于静定之中得大安泰。

从定中出来,身心也是通泰舒畅,安然自在。

自觉修行,已经进入了正途之中。

与此同时,许济也将自己的这些发现,都一一告诉了谢云娥,让她在每天早晚,接受孩子们上香供奉的时候,多留意一下这些孩子。

如果这其中,有哪些孩子比较聪慧,体悟到了上香敬拜的过程中,心念纯一的好处,就留意下来。

有哪些孩子虽然比较愚钝,但是在祭拜之时,心思单纯,没有太多的杂念,一心一意的,这些也要留意下来。

在许济看来,如果这些孩子能够在这个敬香的过程中,保持心思纯净而唯一,那简直是妥妥的修道种子呀!

这样的孩子,将来肯定是要留在身边,进行教导的。

他向来奉行的是先行者,不必吝啬自己的发现,一定要倾囊的传授自己的所得所知,将他们传授出去,将来一旦遇到了某些天才的人物,就能够反过来,给于他更多更积极的反馈和所得。

彼此之间互相进步,互相探索和发现。

这简直就是同道者最幸福的事情了。

师不必不如弟子,弟子也不必不如师。

有着金手指作为依仗,他从来都不担心,将来某一天,会有一个学生,一位天资纵横,而一飞冲天的事情。

如果真正遇到了这样的天才人物,他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会因为害怕和担心徒弟们超越自己。

如果有徒弟能够一飞冲天,然后回过头来,高屋建瓴的告知他修行路上的诸多注意事项,以及他们在前方已经探明的方向。

那简直是省心了太多事情了好吧,简直不要太幸福。

如果不是为了培养同道中人,然后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同时探索前方更多的未知。

那么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传承先辈们的知识,然后,让后人带领着先辈的遗志,继续去探索前方的未知。

否则,如果只是固执的守着前辈的知识,丝毫不做任何的探索和拓展延伸,那么这门学说,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死去了,将不再有任何的生命活力。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