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莫二月初,风雪不是那么大了,康熙帝开始了他的东巡计划。
“古者帝王莫不巡狩。”
这是一场意义重大的政治活动,历史上的多位帝王都曾有过此项活动。
有清一朝第一次东巡的是康熙帝,作为一名颇有抱负的帝王,光是他一人便有过三次东巡。
后世的“十全老人”乾隆帝为了彰显自己的成就,就比康熙帝多了一次东巡,也就是四次。
后面的皇帝分别是嘉庆帝与道光帝,分别进行了两次和一次东巡,这足以说明清代帝王对东巡的重视。
大清的东巡与其他朝代的巡游略有区别,是到盛京祖陵拜谒祭祖,并且还附带一些其他功能,这一系列活动便称为“东巡”。
康熙帝作为首个巡幸盛京的皇帝,却不是东巡的首倡者,东巡缘起于顺治一朝,顺治帝首次提出巡幸盛京,拜祖谒陵。但是由于“天下未安”等客观条件未成熟,顺治帝最终放弃了东巡盛京的计划。
此次便是康熙帝人生中的第二次东巡,这次东巡的意义重大,不只是到盛京走个过场,而是要亲临边疆,统率大军加强边防事务,为抵抗沙俄作足准备,这也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康熙帝的战略打算是不仅要在黑龙江建城永戍,还要在黑龙江“多贮粮食”,以防沙俄入侵,做好长期布防的准备。黑龙江建城永戍,使得抵抗沙俄的前线重心由松花江流域的宁古塔城前移至黑龙江上游的瑷珲城,黑龙江自此成为抗俄前线。
二月十五日(癸巳),康熙正式启行,行程在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中有细致记载。康熙帝此次还命皇太子允礽随驾,皇妃及王爷大臣两万余人。
康熙帝此时身着盛装,随行大臣数不胜数,他们明面上兴致勃勃,实际上心里清楚此行路途遥远,势必要受不少苦。
宫城内外喜气洋洋,康熙帝乘坐銮驾出宫,几名大臣跟随在左右与康熙帝闲聊。
各种颜色的旗帜在仪仗官们的手中高举的,周围还有双龙黄团扇十个、黄九龙伞十个、次九龙曲柄黄华盖一,皆在皇帝步辇前。
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随行的官员皆佩戴着佩刀,这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为皇帝的安全考虑。
再往前便是负责吹拉弹唱的官员,按照规矩,最前面的是两名戏竹员,后面跟随着六名吹管弦乐器的人员,其余各种传统乐器也是交相辉映,其次敲锣、打鼓、拍板。
除了佩戴武器的安保人员外,还有一种拿着奇怪礼器的人。
皇帝銮驾之后是仪驾,叫做卤薄,按照礼制,周围应有五色龙凤旗十名,以及其他各种与皇帝差不多的礼器,但比皇帝的銮驾多了拂尘、香炉、金方、金瓶等礼器,与皇太后的卤薄相差无几。
贵妃与皇贵妃的轿子叫做仪仗,而贵妃以下的嫔妃的轿子都被称为采仗,总体而言差不多,但身份越高的嫔妃坐轿就越豪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