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绣衣御史们手下也都不是吃干饭的,早就把这些人的本事大致都有一个记录,汇总到了诸葛亮这里。

诸葛亮仔细的想了一下,于是便来到了卫阳面前,两人寒暄已毕,分了宾主落座。

诸葛亮大致的把情况和卫阳一说,然后便笑着说道。

“当年汉武帝在位时期,曾经霸处百家独尊儒术,如今主公要开科举,来到这里的考生已经数以千计,咱们是否只考儒学而不考其他?”

卫阳却是郑重其事地摇了摇头,然后便告诉诸葛亮说。

“九州万事似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我选取人才也是不拘一格,不管是否儒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有官做。”

听了卫阳的话,诸葛亮也不由得暗暗点头,他很是佩服的说道。

“主公果然是好文采,这首诗作就是非常的能够表明志向,亮实在就是写不出来。”

卫阳也是不知道如何回应才好,毕竟这首诗也不是他的原创,而是来自两千年后的龚自珍。

只不过是他随口一说,有感而发而已。

不过,他也不想纠缠这首诗的原创,于是便笑着对孔明说道。

“诸葛先生,我倒是有些不解之处,想问问先生。”

诸葛亮连忙回答卫阳说。

“主公不必如此客气,您有什么想问的便只管问,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断然不会有任何的保留。”

卫阳见诸葛亮这样说,便笑着回答说。

“先生当初耕于南阳卧龙岗的时候,是否也有如此的想法?除了儒学之外,还要变寻杂学,天文地理医卜星相,无论是什么只要有用都要涉猎一番。”

诸葛亮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回答卫阳说。

“主公说的一点也不错,毕竟如果这个社会全都是儒生的话,那谁又去行医,谁又去耕种呢,总得有不同的人去做,不同的事,社会才能向前发展。”

诸葛亮这几句话说的非常的简单,却又明显有着很深的道理。

卫阳不由得暗暗点头,不愧是孔明先生,他在很是朴素的话里,蕴含着非常多的道理,让人不由得佩服不已。

等到诸葛亮离开之后,卫阳马上就来了自己的几名亲兵,吩咐他们说。

“到各个驿馆和客栈之中登记一下这些前来的书生们的信息,包括他们的身份,籍贯和姓名。”

这些亲兵有些不解,其中一个比较好事的就问他说。

“侯爷,不管怎么说他们来是考试的怎么还要登记这些东西,难道还查户口给他们在这里安家不成!”

卫阳摇摇头,毕竟这些人是自己的亲兵,一直很受自己信任。

既然有这个问题,他也不妨给回答说。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我只是想知道他们是在哪里住,才方便给他们合适的盘缠而已。”

然后他又对着这些亲兵交代一番,让他们不要扰乱了人家正常的生活。

等到这些亲兵来到客栈和馆驿之后,告诉所有的读书人。

“我家主公说了,你们来到这里考试就已经是给了他天大的面子,无论是考中还是没有考中返回故里的,都会报销往返路费,在京城期间,吃喝用度朝廷都掏腰包。”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