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淮转身之前,就已经给朱棣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后面的好几个上前交卷的人,都被朱棣给漏掉了。

“身长七尺有余,面白无须,长相俊朗,气质温润如玉,举手投足间洒脱自然。”

似乎这个人的形态相貌都已经刻入了朱棣的脑子里,让朱棣想忘也忘不了。

不仅如此,在这一刻,朱棣心中还涌起了一种种异常强烈的感觉。

他强烈的感觉到,眼前这位气质不俗的年轻人,或许就是他苦苦等待了两年之久的那位“天道”!

朱棣深吸两口气,强压下了心中的激动,但他在平静下来以后却突然觉得后面的人不看也罢,于是转身离开了暗间。

......

阅卷与录取是乡试的最后一个环节,对考生来讲,这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考生答完卷后,经过弥封、誊录、对读等程序后,交由主考官与同考官评阅,并确定录取与否。

考生的试卷经弥封、誊录、对读后,形成朱卷,考官对朱卷进行评阅。

一般说来,试卷首先由同考官评阅一遍,选择其中优秀的答卷交给主考官复阅,最后决定去取。

参加乡试的考生人数很多,考试试题也很多,考生三张答卷堆积在一起,数量也是十分庞大了。但阅卷官仅主考官与同考官总共只六人,试卷又限定在十天左右阅完。这就造成阅卷的仓促突击,敷衍塞责,而无法认真评阅比较。

于是,明代乡试阅卷往后逐步开始形成只注重首场试卷,尤其重视首场的“四书”义。

只要首场所作“四书”义的卷子被取中,考官对其他几场的卷子,便不认真审阅了,即使其他几场所答之卷“苟简滥劣,至于全无典故,不知平仄者,1亦皆中式”。这种只重首场局面的形成,并不是完全出于考官有意保护首场取中的考生最终被录取,也是由于考卷太多,根本无法对所有答卷进行严格认真评阅的缘故。

好在,现在还不是大明朝中后期,这种只重首场“四书”义的情况还没有出现。

这次的乡试录取的流程也有些不一样,因为皇帝朱棣就在阅卷现场,而且他指明要考官们先看策问!

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什么善茬,手上不知道沾了多少人的血,这些考官自然没人敢提出异议。

虽然策问在他们看来没有四书重要,但确实也是乡试中的一环。

既然皇帝陛下想先审策问,那便依他吧,犯不着为了这么点小事儿丢了大好头颅。

看着这群辛勤的考官,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道:“若你们看到有什么比较奇特的策问答案,可以呈上来给我看看。”

朱棣话音刚落下,马上有一位刚刚年过而立之年的考官,小心翼翼的拿起试卷说道:“禀陛下,此篇策问的答案...甚是奇特!”

朱棣眉头一挑,当即伸手道:“拿过来!”

考官抱着试卷小碎步跑到了朱棣跟前,然后恭敬的弯腰双手奉上。

朱棣伸手接过卷子,先是打量了一下写的密密麻麻的卷子,而后开始仔细阅读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