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日报发文,转发纪念碑文。
全网哗然!
也狠狠打脸了一帮黑子。
节目组这边,震惊异常!
导演张隆跟赵镇鹏打死都没有想到因为他们节目组的一个话题就惊动了国民日报转发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太过于让人震撼了!
国家官媒发声,代表着此事已经盖棺定论了。
就连国家都承认刘氏一族的伟大贡献,更何况个人!
直播间的数据瞬间狂飙。
藏书楼档案室内,众人的脸色反而有些肃穆,显得格外沉重。
最后还是单齐祥说道,“大家都安静一下,我建议,我们向刘氏族人在抗战中牺牲的英烈默哀一分钟!”
他的提议得到众人的一阵拥护。
直播间也直接关掉弹幕功能。
现场一阵静悄悄的,落针可闻。
一分钟过后,默哀结束。
刘川由衷的感谢,“谢谢大家!”
众人脸色各异,小撒率先走过来拥抱住刘川。
小白有样学样,接着就是赵金麦,热芭也没有落下,这姑娘还特意拍了拍刘川的后背以示安慰。
最后剩下单齐祥,刘川主动走过去,“单院,咱们也拥抱一个。”
单齐祥笑了起来,却没有拒绝,拥抱的时候,还对刘川说道,“小刘,你很棒,真的!”
先人这么优秀,作为后辈,其压力之大,就可想而知。
不过到了这里,故事也没有结束。
单齐祥也不想大家都沉浸在历史的往事之中不可自拔,就主动说,“小刘,跟大家说一说你爷爷跟京大的故事吧,你祖爷爷跟祖奶奶这么优秀,大家对你爷爷的故事就更加好奇了。”
他的话,得到现场众人的一致响应。
“是的,川哥,你先祖们的故事太传奇了,让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听更多关于你们家的故事了。”
小白第一个说道。
赵金麦也附和,“就算川哥,你不说,我们也知道你爷爷肯定非常优秀的。”
热芭点了点头,“肯定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小撒望着刘川,“你说,我们听!”
然后接下来,刘川并没有离开资料馆,而是顺着旁边的老照片,继续讲解。
“旁边这位就是我爷爷,他也是京大的学生,58年就读京大考古学,这是在敦煌莫高窟考古现场实习,照片的中的老师就是时任京大考古教研室副主任的宿柏先生,也是后来京大考古系的系主任。
当时国家要对敦煌南区的崖壁进行加固,时任敦煌研究所所长常书洪先生向京大求援,因此,宿柏先生就带着我爷爷他们五个学生去敦煌实习。
嗯,照片之中,这位女生就是‘敦煌的女儿’敦煌研究院的名誉院长樊静诗先生,他们是同一届的学生……”
小撒恍然,“原来你爷爷还跟樊先生是同班同学啊,当年我们《故事里的华夏》做樊院长那一期节目的时候,曾经有幸去过敦煌采访过樊院长,没有想你爷爷也是那一批到敦煌实习的京大学生。”
其他几个人也满是意外。
都没有想到刘川的爷爷学的是考古学。
这个学科太冷门了,完全出乎众人的意料。
唯一单齐祥脸色如常,似乎对此消息并不陌生。
刘川点了点头,“是的,我爷爷当年非常希望能够留在敦煌,毕竟当年我高足也曾经研究敦煌文书,因此受此影响,他才学了考古学,只是恰好当时姑苏博物馆也才成立没有几年,拥有大量名胜古迹的姑苏城,严重缺乏专业考古人才……
留不成敦煌,对于他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毕业后,按照学生分配回户籍地的原则,后来在姑苏博物馆任职。”
众人恍然!
这个时候,一直不怎么说话的单齐祥突然说道,“其实,刘川的爷爷刘老曾经担任过姑苏博物馆的馆长,博物馆成立之后,虽然设立了考古部门,但专业从事考古工作的人员却没有,都是抽调一些从事策展工作人员,没法展开考古工作,因此,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带领,有了刘老的加入,姑苏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一系列的成果,
比如六十年代对西山堂汉墓群、天平山唐宋古墓群、五龙山六朝古墓群、虎丘金鸡墩遗址等处进行考古调查,了解墓葬分布情况和文化堆积情况。
姑苏第十中学内发现清《江南织造局图》碑;主持清理发掘元末张士诚母曹氏墓(娘娘坟)。
这些考古项目都是在刘老的主持带领之下做抢救性发掘的。
甚至,1981年4月,考古部对孙坚孙策墓进行抢救性发掘。
这项考古发掘也称为当年的十大考古发现,使得刘馆长一跃成为国内顶尖的考古学家。
可以说,现在姑苏城可以保持的如此完善,遍布名胜古迹,城市规划的那么好,没有使得新城扩建破坏旧城的格局,刘老功不可没。”
这一条条的考古发现,被单齐祥如数家珍。
把众人震惊得外焦里嫩。
似乎跟姑苏考古界有关的大型考古发现都有刘川的爷爷的参与。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