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臣,参见陛下。”
李善长的身影,缓缓踏入大明宫,随即,那佝偻的身子,直接大礼参拜老朱。
“李先生,这是何故?”
“我大明不兴盛拜礼。”
朱元璋倒是有点惊讶的看向李善长,不知道李善长今日抽的什么风,顿时,从龙椅走了下来,便李善长扶了起来。
“多谢陛下。”
“老臣惶恐。”
李善长故作惭愧的看向朱元璋,随即,便是与朱元璋落座于一旁。
“你与咱君臣几十载。”
“从濠州城,你便一路跟随咱,所以,咱俩不仅是君臣,更是知己,你这个老家伙,又何必如此惺惺作态?”
朱元璋的眼中闪过一抹感慨,但随即,又是惋惜,可惜,李善长终究是错过了权力的交接,成为了需要被清洗的臣子,还真是命运多舛。
两人相知,相遇至相熟,可谓是彼此之间的知己。
而老朱又何尝不想帮自己老兄弟一把,但可惜,太子朱标无惧淮西勋贵,底蕴有成,羽翼丰满,自然不需要李善长相助,才能稳定大明局势。
而现在,大明晋王朱棡更是成为了国家栋梁之材,不仅能震慑淮西勋贵,还在军中的威望极高。
况且,别人看不明白的事情,老朱怎么能看不明白?
现在大明最后势力的亲王,已经崭露头角的亲王,便是秦晋之王,除了自古无出其右的亲王之贵,便是大明最为坚定的太子党!
所以,朱标未来继位,哪里需要李家相助。
“陛下,老臣自知已经无法担任朝廷丞相一职,还请陛下允准,让老臣归养。”
君臣彼此对视良久以后,李善长便是长叹一声,看向朱元璋开口道:“还请陛下怜悯,赐予老臣,这个殊荣吧。”
“李先生,你何必辞官?”
“此时,你不过壮年,大明更是建国不久,才当了几年的丞相,便想撂挑子,不干?”
“咱不准。”
朱元璋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便是看向李善长,摆了摆手道:“大明,始终是咱做主吧,所以,你就安稳当自己丞相,况且,李先生犯的那点错,咱明白,咱原谅你,咱保证不会秋后算账。”
“你依旧是大明一人之下,万人之的左丞相。”
“当然,你可以不用在意汪先生,他不过是暂代丞相一职,天德回来以后,还是天德为右丞相,你俩继续搭班子。”
朱元璋微微摆了摆手,眼中的感慨,终于让这位铁血的帝王,升起一丝怜悯之心,决定护佑自己的老兄弟一趟。
况且,此时的老朱,还不是未来的老朱,应该也不会成为未来的老朱了,所以,对待这帮老兄弟,老朱依旧想让他们寿终正寝,得享天年。
毕竟,自家大儿子朱标争气,二儿子朱樉不再是历史残暴的秦王朱樉,而这一切,皆是因为老三朱棡。
朱元璋的三个嫡子,皆是能文能武,有他们坐镇大明朝,大明朝镇的住,老朱家依旧坐的稳!
还有,便是老朱的培养,即便老大朱标真的出事,还有老二和老三顶,大明朝依旧还是大明朝,淮西勋贵自然不能随意拿捏大明朝的皇帝。
而这才是导致朱元璋心态越发平厚的原因,亦是没有一开始的焦虑。
“陛下。”
李善长的眼眸,瞬间变得通红,仿佛眼前的帝王,真的很陌生。
因为,李善长绝对是最了解朱元璋的臣子,他明白自己的日后,若是朱标不能用他,他绝对要死。
但是李善长不怕死,可偌大的李家,亦是要因此没落,甚至灭族,这才是李善长揪心的原因。
只因,李善长此时已经快六十几,老朱都已经快四十五六了,而古代人的寿命,本来就短,所以,早就是半截入土的选手,为何会怕死?
但是,李善长却是未曾想到,老朱不仅给了他一条生路,甚至,仍然让他在大明为官,不在计较过去的事情。
这让李善长如何不感动,又如何不陌生?
随即,李善长又是恍然大悟,他本来就是聪明人,更是能看出老朱的开怀与释然。
当今大明天下,看似老朱当政,实则已经是太子坐朝,亲王助阵。
而且,太子朱标的那些兄弟,在朱元璋还没发迹以前,那可是完全的泥腿子,自然不可能有争储的心,对于兄长朱标,那是绝对的爱护。
再加,秦晋两王已经初露峥嵘,压的淮西勋贵,皆抬不起头,而李善长看人的眼光,不会弱,燕王朱棣,未来对是有大成就!
有如此三王,坐镇大明,大明朝安能不稳,安能败亡?
况且,李善长的心思,绝对不弱于刘伯温,对于未来大明的局势,看的比谁都明白,朱元璋所设立的藩王,绝对能让大明染一层血色,甚至动摇国本。
但关于这一点,李善长不能说明,至少对于老朱不能说明,所以,李善长想要报国,唯有看向朱标。
“陛下。”
“老臣只要不死,老臣永远是大明之臣,永远是您与太子殿下的臣子。”
“老臣愿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善长又是起身,跪在了朱元璋的脚下,郑重其事的说道。
“老伙计,不用这般,咱相信你。”
“快快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