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外出剿匪,前去的普通大同士兵一律全部提一级,为二级兵,月饷待遇变更为七斗麦子。而军官胆敢则记一份战功,等到下一次扩军时优先进行提拔。
普通士兵有一到四级军衔,而军官却没有等级制度,主要是现在才处于起步阶段,胡昱还没有理顺,也就没将军官军衔弄出来,等到治下太平时,在弄军衔不迟,反正现在的制度,与军衔也无太大差异。
第二件事,是关于大同军的伤亡补助问题。
这个问题胡昱深思熟虑后,最终还是采取一次性补助。
阵亡士兵,其直系亲属可直接领得到一百两银子、十亩地补助。重伤导致残疾、生活难自理的士兵,可得八十两银子、十亩地一次性补助。重伤留下后遗症,生活能自理的士兵,可得五十两银子、十亩地一次性补助。
以上是较为严重,需要退军。
如果家中没亲人者,又或说当事人同意进入济养院生活,可送到籍贯地所在的济养院中去,日常花销由大同财政拨款。同时,若是独生子女家庭,这类在其父母自愿的情况下,也可以接到济养院生活,日常花销一样由大同财政拨款照料。
轻伤留下后遗症,因身体原因不能继续留在大同军继续任职,需要军部做退军处理的士兵,一次性补偿三十两银子、五亩地。
轻伤无后遗症,可以继续留任的士兵,养伤期间待遇照领,养伤结束后可额外得到五个月月饷作为直接补偿。
如何定义轻、重伤,胡昱制定出了规范,种种情况都有很详细的介绍。
例如磕碰摔伤,身上缝两针,这一类是没有补偿,只会给他卷宗上记一份军功。
农兵被胡昱划分到了军部,同样也得了待遇。在职期间,其家中农赋降低两成。
后期城镇治安人员会优先从这些人中挑选。
当然,这一条只适合前期,因为农兵规模过于庞大,等后期稳定下来,有了其他治安衙门,农兵就可以退出历史舞台。
最后是军部人选,就从近期加入大同军,正处于实习期的教谕,按照个人考核结果,以不同等级设立相关分支和负责领域。
进入军部后,这些人不能再称为教谕,改称参务,由虞大志担任参务长。
这是暂时划分,中后期可能会随着人员编制庞大,增设相关分支和职务。
军部,等于就是后期各级教谕人选的孵化器。
……
这一次新军制颁布后,大同军中反响很大。
最高兴的自然是剿匪那群人,看似两斗麦子不多,可一年下来,也有两石四斗。其余未参与的大同兵,多是感到惋惜,不过这一套制度,也激起他们的斗志。
大同军家属同样高兴。
负伤、阵亡都有银子和地补偿,放眼历朝历代,哪个朝代能如此。
随着现在各地蒙学、济养院陆续开办,也让大同治下之人明白,大同思想里所提及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并不是空口白话。
总之,大同治下的一切都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一晃,眨眼一月过去。
这一月依旧风平浪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