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后世让华夏网民聊对2003年互联网的印象,大部分人会想到的是这一年,马昀建立了淘宝,推出支付宝。
毕竟在后世,马老板在很多场合都会回忆。
很多关于互联网的文章,也都会将这一点写进去。
淘宝和支付宝在后世成为华夏人最常用的APP之二,在2003年的发展其实并不顺利。
关于淘宝的故事很多人都清楚,马昀在2003年秘密安排9人团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开发,在5月10正式推出了淘宝网。
最初瞒着公司的人,等淘宝网逐步壮大后,在7月7日,才正式宣布出资1个亿开办淘宝网。
这时候的淘宝网属于热闹但不实用,很多人咨询访问,但是很少成交量。
买卖双方涉及交易,没有信任很难完成。
于是,淘宝就推出了支付宝服务,郭齐看了看时间,应该这几天就差不多要上线了。
但事实上,支付宝在2003年刚刚推出的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它只是淘宝网内部的一项服务,叫“担保交易”。
而且,也远没有后面的支付宝方便。
这时候的担保交易,还是属于人工服务,大致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买家购买商品并付款,将钱通过银行转账或者邮政汇款的方式打到淘宝公司账户。因为转账要通过网银,基本要上班时间才能确认到账,通常要好些天。
还有一些用户可能会使用邮政汇款,那时间就更久了。
第二个阶段,淘宝确认收到钱后,通知卖家发货,这时候快递还不发达,一周收货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三个阶段,买家确认收货,淘宝核实后通过银行将钱转帐给到卖家。
这样的交易流程,让淘宝网需要在每个银行都开通账户,因为他们在考虑到不同的用户使用不同的银行,而这时候跨行转账手续更为麻烦复杂。
然后,淘宝需要安排人一笔一笔的人工对帐。
对帐也并不是那么顺利的,因为网购这东西才刚开始,很多人并不熟练,所以有的人就会忘记在转账的时候备注。
这时候淘宝的财务人员也傻眼了,钱不知道是谁的,也不知道该通知哪个卖家发货。
于是,淘宝网就在首页登“寻钱启事”,等用户主动联系。
换成后世的用习惯了各种快捷支付的华夏网民来说,会觉得这个办法实在是太笨太蠢了。
但在这年头,就是这样一个创新,给淘宝带来了巨大成交量,一直用了有大半年。
直到2004年下半年,成交量越来越大,淘宝每天有近8000笔交易,这时候银行不肯了。
因为每笔数额不大,但是工作人员却要填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做汇款。
和淘宝合作的银行就找上门,希望终止合作,因为他们每天要安排2个工作人员固定做这个事,还做不过来。
直到这时候,淘宝网才正式准备建虚拟账户,也就是后面大家看到的支付宝雏形,钱到了支付宝中先担保暂存,后面再提现。
而且,马昀的想法也并不是准备自己做,而是找银行做,他做支付担保,银行来做支付。
可是银行觉得手续费太低,不愿意。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