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御史的品级也为正七品,与六科都给事中相同,再升迁的主流则是正四品地方按察司副使,或是正五品的地方按察佥事,一下子也能升个三、四级。

故而以例行的科道外转例而言,科道官升官的速度之快是其他文官无法相比的,以致有科道官升迁“每苦太速”之说。

毕竟科道权重,前景无量,科道官出京虽照例是要升官的,但通常还是被认为是很吃亏的事,也正因此,在大明官场上,对科道官一向有“官升七级,势减万分”的说法。

何况此时正是天下多事之秋,不是这儿打仗,就是那儿起义的,外转为地方官,谁知道会落个什么下场。

可京官的位置到底是占一个就少一个,京中肥缺更是屈指可数。

既然这些科道连跳级升官都不愿去地方,更别说魏忠贤口中的“平级迁调”了。

另外,在科道官中,有许多人一开始就是从地方基层考上来的,这些人是绝不甘愿再回到地方基层去的。

这里面便涉及一个大明选官用人的历史问题。

自宣德朝之后,六科给事中与监察御史多从新科进士中选除,外吏极少有机会,而新科进士是极其不情愿被分配去地方基层的。

因为像知州、知县、同知、通判、推官等地方官,来源较杂,多有举人、监生出身者,这就导致地方守令越来越被看轻,新科进士皆不愿去地方与之为伍。

不过自成化年间起,由于明宪宗重视官员在基层的历练经验,地方基层守令皆以第三甲进士充任,只是新科进士们一开始并不买账。

于是明宪宗另辟蹊径,将知县、推官作为科道官的重要来源,规定在京的六部主事、国子监博士,地方的推官、知县,皆可考选科道。

如此称之为“行取”,也就相当于现代的“公务员遴选”,让已经去地方基层的官员拥有第二次转迁为科道的机会。

自此之后,但凡科道出缺,或由庶吉士散官改授,或在科目出身的现任内外官员三年考满后选。

嘉靖、万历年间,朝廷还曾多次下令部曹不许改科道,使得地方官员的“行取”成为科道官用人的主要来源。

这样一来,很多新科进士又乐于到地方基层去任职推官、知县了,其根本目的,自然是想利用地方基层经验作为行取科道的跳板,基本上属于曲线救国。

以袁崇焕与孙元化为例,倘或没有辽东战事,孙元化即使能因精通西学而被同乡荐为正六品兵部主事,但他要是再升迁,至多不过升为地方布政司、按察司属官或者知府,想改调还得看科道官们的脸色。

兵部主事的升迁主流就是一直在部里熬资历,熬成员外郎或郎,员外郎乃从五品,郎中为正五品,三年一考,九年三考满,这么一熬就是十几年、二十几年,熬到两鬓斑白了都不一定能升到六部侍郎或六部尚书。

许多京官在六部干了一辈子,都是以主事之位退休的,就是因为这个升迁过程实在是太过漫长,实在是熬不下去。

而即使有幸熬到六部郎中,从六部郎中要再往上,那升迁主流则依次是,从四品布政司参议、正四品按察司副使、从三品布政司参政、正五品按察司佥事、正四品知府,基本上就升一级,甚至是外放平调,成功升为侍郎的极其稀少。

而袁崇焕虽然起步是三甲进士外放为福建知县,但是他任知县三年之后,就有机会参加“行取”,有很大可能升迁为科道官。

科道官再往上升,便就又回到了正四品地方按察司副使的这条路径轨道上来了。

因为大明地方上存在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职位,就是“道”。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兵备道,其辖区通常包含若干府、州、县、卫所、城池、堡寨,以其按察司官衔高低,常被分为正四品兵备副使与正五品兵备佥事。

其权力来源于皇帝敕书,上任前必受皇帝敕命,对其驻地、辖区范围、管理事务、归谁节制都有详细、明确的规定。

绝大多数按察司副使与按察司佥事并不在省城的按察司办事,而是派驻地方上管理军政、巡视民政的等等具体事务,他们实际上也并不归名义上的直属上级按察司管理,而是明确由巡抚节制。

袁崇焕倘或走的是科道官升迁路线,他照样也能当上兵备佥事,只是花的时间相对于战争期间更长一些罢了。

而大明官员升迁调动的另外一大原则就是行政与监察轮历,做了行政官便迁做监察官,监察官做完再转行政,如推官、知县、行人、中书舍人升为科道官,按察佥事升为布政司参议等等。

因此袁崇焕若是有科道官经历,他很容易就能转升成正四品的按察司副使,然后接着一路转布政参政、按察使、布政使、副都御史、再成为六部侍郎或六部尚书,可谓是官途平坦。

所以客观而言,袁崇焕主动请缨去辽东总体还真算不上什么“投机行为”。

袁崇焕若只是个一心想往上爬的官迷,那他在三年知县考满后,理应沉下心去行取科道才是。

科道事权更重,在朝廷的人脉关系也会经营得更好,即使外放为按察副使,也更容易再转回都御史等京官,这远不是通过知县、知州、知府、布政司属官等非科道副使能比的。

而大明官员升迁的一大重要节点就是从地方的布政司、按察司的布政使、按察使、参政、副使再转回巡抚、都御史、六部侍郎或六部尚书,这是非常难的一步。

如果这一步上不去,那一辈子的仕途上限就是地方布政使或按察使了,不可能做到六部尚书的高位,而在这方面,有过科道官经历的官员,优势要大得多。

故而袁崇焕当年能放弃科道行取,单骑出关考察局势,再到主动请命去辽东,已经算是一心报国、深明大义了。

但朱由校知道,他是不能指望每一位新科进士都跟袁崇焕似得一腔热血的。

倘或真如魏忠贤所言,将科道外转的成规从“一跃数级”改为“平级迁调”,地方基层官员行取为科道官之后,发现自己无法升迁,只能再重新做回地方小官,那将来恐怕就再也没有新科进士愿意去地方基层了。

如此一来,地方基层的官员素质恐怕将要一落千丈。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