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安足珍?

带着白发与皱纹,带着美酒和诗篇,六十二岁的李白来到马嵬驿,祭奠故人。

二帝同崩,举国哀丧。

他却没有前往长安,没有去往皇陵,而是来到这马嵬驿,坐在黄山宫的榆树下,举杯痛饮。

一别经年,伊人不在,而年逾花甲的他,也再不复当年——回想别后这些年,可谓恍然如梦,一言难尽。

那一年,他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的他一路向东,又到洛阳。

对他而言,骊山的牡丹再好,终究开不过洛阳。

不过,等他赶到洛阳,牡丹花期已过,好在,在一间小小的酒肆,他遇到了一位失意的仰慕者——科举落榜的杜甫。

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尽管杜甫出身名门,才华横溢,却因为丞相李林甫把持科考、嫉贤妒能,以致屡试不第,心灰意冷,困守洛城。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这一年,李白四十三岁,杜甫三十二岁,一个名动天下,一个籍籍无名,两人却一见如故,把酒言欢,自此结下不解之缘。

此后,两人多次相约,或游汴梁,或游东鲁,或登吹台,或入酒肆,或评文论诗,或纵谈时势,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只是,烽烟骤起,安史叛乱,洛阳失陷,战火连天——他们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冲散在茫茫人海……

李白本准备安置好妻女之后,就去长安报国杀敌,没想到不等他赶到长安,就听闻皇帝西逃奔蜀……

河山破碎,群龙无首,烽火不息,面对这般天下乱局,为国忧心的李白颇感失望,只得沿长江西上,入庐山隐居避难。

等到了庐山,他才听闻,杨贵妃竟然在马嵬驿兵变中香消玉殒……

以红颜换太平——震惊、心痛,让李白心中充满愤懑。

他不能去怨皇帝,也不能去恨三军,只能把全部的恨意投在叛军身上……

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适逢永王李璘三次遣使聘请,李白下山入幕,投身永王,等待安定六合,一扫胡尘的机会。

没想到,命运和他开了个玩笑——永王的志向,不在平叛,而在夺嫡。

身陷皇子争权夺利的漩涡之中,随着永王水师的覆灭,李白的政治抱负也随之幻灭——永王被定叛乱,李白背上了附逆之罪,身陷囹圄。

好在他盛名在外,交友甚广,各路友人多方奔走相救,已届暮年的李白这才得免死罪,改为流徙夜郎。

夜郎万里道,西上令人老。

虽然隔年李白就幸运的遇到大赦,只可惜长期颠沛流离,西南烟瘴之地,即便恢复了自由,也已百病缠身,只能投奔祖叔,栖身养病。

只是,当他惊闻国丧,深感时日无多的李白,再也躺不住了。

拖着病体,李白辗转来到马嵬驿,这个当初贵妃身死魂断的地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