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纣王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桀时。

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

须知世运逢真主,却笑贪淫有阿痴。

今日还归民社去,从来天意岂容私!

话说众诸侯齐聚九间殿,只见丹墀之下,大小将领、头目等众多人,拥挤着排列两旁。子牙传令下去:“军士们,先速速救火,将宫中的火焰扑灭。”

武王对子牙说:“纣王无道,残害百姓,而六宫近在咫尺,宫中之人、宦官和侍从被害得更加惨烈。如今军士们救火,难免会波及无辜。相父应当首先严明纪律,以免再次造成伤害。”

子牙听后,立即传令:“所有军士等人,只许救火,不得肆意暴虐。敢有违反命令、擅自取六宫中一物或杀害一人的,斩首示众,绝不姑息!你们都应当清楚明白。”听到这个命令,众宫人、宦官、侍卫、军官齐声欢呼:“万岁!”

武王在九间殿驻足,与众多诸侯一同观看军士们救火。突然,武王抬头看见殿东边摆放着黄澄澄的二十根大铜柱。他好奇地问子牙:“这些铜柱是用来做什么的?”

子牙回答说:“这些铜柱是纣王所制造的炮烙之刑的用具。”武王听后叹息道:“真是残忍至极!不但受刑的人痛苦万分,就是我今天看到了也觉得心惊胆颤。”

子牙领着武王进入后宫,来到摘星楼下。他们看到虿盆里蛇蝎横行上下翻滚,白骨森森;又见酒池内阴风阵阵,肉林间冷露点点。武王不解地问:“这是什么缘故?”

子牙解释道:“这就是纣王所制的虿盆,那些白骨就是被杀害的宫人,那边就是肉林、酒池。”武王感慨万分:“真是令人心痛!纣天子怎么残忍到了这种程度啊!”说着心里很是伤感。

随后,武王和子牙来到摘星楼,只见还有余火没有熄灭,烟雾没有消散,烧得七零八落,还有无辜的宫人遭到了这种灾难,烧得还剩下一些骨骼,惨状令人不忍直视。

武王心生怜悯,急忙命令军士:“快将这些遗骸抬出去安葬,不要让他们曝尸荒野。”

武王又对子牙说:“不知道纣王的骸骨在哪里,应当另外捡出来,以礼安葬,不可以让它暴露在天地之间;我们作为臣子,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怎么能够安宁!”

子牙说道:“纣王无道,人神共愤,今日自焚实在是他的报应。大王以礼安葬他,是大王的仁德!”于是,子牙命令军士仔细检点遗骸,不要混杂在一起;务必寻找到纣王的骸骨,备齐衣衾棺椁,以天子的礼制安葬他。”

众诸侯与武王一同前往鹿台。登上鹿台时,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高耸入云的阁楼、飞檐画栋的亭台楼阁、金碧辉煌的宫殿、雕栏玉砌的装饰、精美的梁栋……还有无数的明珠异宝、珊瑚玉树镶嵌其中。他们不时地散发出万道霞光,顷刻间便有千条瑞彩绽放。众人看得眼花缭乱,神情恍惚。

武王点头叹息道:“纣天子这般奢侈无度,耗尽天下之财来满足自己的私欲,怎么会不身败名裂,死亡丧国呢!”

子牙感慨道:“古今以来,那些丧国亡身之人,无非是因为奢侈荒淫而败亡。所以圣明的君主才会反复告诫、严明纪律:‘珍视道德修养而非珠玉宝石’,这是很有道理的。”

周武王道:“如今纣王已灭,天下诸侯和百姓都受纣王之苦,身处水深火热之中,惶惶不可终日。我想把鹿台的积货分发给诸侯、百姓,将巨桥的稻粟赈济给饥民,让他们重新获得生机,享受一天的安康之福。”姜子牙道:“大王能说出这样的话,真是国家和百姓的福气啊!应该赶紧行动。”于是武王命人去搬运财宝和稻粟。

后宫抓到了纣王的儿子武庚,姜子牙下令:“推上来。”众诸侯都咬牙切齿。不久,众将把武庚推到殿前,武庚跪下。

诸侯们齐声说道:“殷纣王恶行深重,罪孽满满,已惹得人神共愤。今日应当斩首正罪,以泄天地之恨。”姜尚点头赞同:“诸侯们言之有理。”

武王急忙阻止:“不可!纣王肆行无道,全是那些小人和妖妇迷惑他的缘故,与武庚有什么相干的?再说,纣王炮烙大臣,即使是像比干、微子这样的贤臣,都不能匡救其君,更不用说武庚这个幼稚的孩子了。如今纣王已灭,和武庚有什么仇恨?何况‘罪人不孥’,这是上天好生之德,我愿与各位大王共同体会,切不可枉行杀戮。待新君即位,封给他土地,以存续商朝祭祀和成汤血脉,才是报答商朝先王的办法。”众人都感到武王的仁德。

东伯侯姜文焕挺身而出,说道:“元帅在上,如今大事已定,应当立新君以安天下诸侯、士民之心。况且天不能无日,国不能无君,天命有道,归于至仁。如今武王仁德昭着于四海,天下归心,正应当即大位,以安天下民心。何况我们一众诸侯入关,辅佐武王讨伐无道,正是今日的大事。望元帅鼎力担当,不可迟滞,以免辜负众人之心。”

诸侯们齐声赞同:“姜君侯言之有理,正合众人之意。”姜尚还未及回应,武王惶恐地逊谢说:“我德薄位轻,名誉未显,每日只求能勤于修身,无愧于先王之业。怎敢妄想天位!何况天位如此重要,只有仁德者才能居之。我请求各位贤侯共同选择一位有德者继承大位,以免辱没职责,为天下所耻笑。我与相父早早归隐故土,以守臣节而已。”

一旁的东伯候严肃的说道:“大王此言差矣!天下间道德至高之人,有谁超过大王的?如今天下归心于周,已非一日,百姓们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难道不是因为大王的教化之恩吗?这是大王能将百姓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况且天下诸侯景仰云集,随大王讨伐无道,这是他们对大王的敬爱和拥戴。大王又何必固执辞让呢?希望大王能顺应众议,不要令众人失望。”

武王道:“我有何德何能,希望贤侯不要坚持这个决定。还应当访询众人意见,才能让天下人心服口服。”

东伯侯姜文焕说道:“昔日帝尧以至高无上的道德赢得了上帝的信任,得以继承大位;后来舜生丹朱不肖,帝尧求人而逊位,众臣举荐舜。舜以重华的德行继承了尧的天下。后来帝舜生子商均也是不肖,舜便举荐天下给禹。禹生启贤明,能承继夏朝命脉,故而相继而传十七世。直到桀王无道而失去了夏政,成汤以至高无上的道德将桀放逐到南巢,代夏而有天下。传二十六世到了纣王,大肆无道,恶贯满盈。大王以至高无上的道德与众诸侯恭行上天的讨伐令。如今大事已定,继承大宝的如果不是大王还有谁?大王又何必固执谦让呢?”

武王道:“我怎么敢和禹汤这样的贤哲相提并论呢?”姜文焕说道:“大王不兴兵戈之灾,以仁义教化率领天下百姓。民俗美好,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故而凤鸣于岐山之地时万民安居乐业。这是天人相应的道理所在,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大王的政德与夏禹、商汤两位君王相比有何差距呢!”

武王说道:“姜君侯素有才德,理当为天下之主。”

忽然间,两旁的众诸侯齐刷刷地向前靠近,大声呼喊道:“天下归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大王您为何还要固执地拒绝呢?这实在是违背了大家的心意!想当初我们结盟,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无非是希望能拥立大王,再次见到太平盛世。现在大王您却舍弃了这个机会,不居于此位,那天下诸侯就会瓦解,从此生乱,这会让天下再无太平之日啊。”

子牙急忙上前劝阻道:“各位贤侯不必如此激动,我自有名正言顺的说辞。”子牙制定了一个计策,最终成就了王业,让众诸侯拜倒在圣君的脚下。

正是:

子牙一计成王业,致使诸侯拜圣君。

话说众诸侯齐聚九间殿,见武王谦逊推辞,纷纷争辩不已。姜子牙忙制止他们,对武王说:“纣王祸乱天下,大王率领诸侯讨伐他的罪恶,天下无不心悦诚服。大王应当正位,号令天下。何况当年凤鸣岐山,祥瑞现于周地,这是上天垂下的吉兆,绝非偶然!现在天下人心里乐意归向周,正是天人相应,机不可失。如果大王今天固执推辞,恐怕会冷了诸侯的心,他们各自回归自己的国家,没有统御而涣散,使天下的势力四分五裂。如果这样,日后就会各自为政,生出祸乱,这绝不是大王您吊民伐罪的初衷,也使民心失望。那不是爱民,而是真正的危害。还请大王明察!”

武王说:“大家固然是一番好意,然而我的德行浅薄,不足以胜任这个重任,我担心会给先王带来羞耻啊。”

这时东伯侯姜文焕说:“大王不必谦虚退让,元帅自有主张。”然后他对姜子牙说:“请元帅速速行动,不要迟疑,以免人心涣散。”

姜子牙急忙传令:“命令工匠画图建造高台,撰写祝文昭告天地社稷。等以后有大贤人出现,大王再让位也不迟。”众诸侯已经明白姜子牙的用意,齐声应诺。旁边有周公旦自告奋勇去建造祭台。

这祭台高三层,按照天、地、人的三才之象来建造,将八卦之形分布其中。正中设立“皇天后土之位”,旁边树立“山川社稷之神”,左右有“十二元神”的旗帜,按照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插在地上;前后有“十干”的旗帜,按照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插在本位;祭坛上有“四季正神方位”:春日太昊、夏日炎帝、秋日少昊、冬日颛顼;中间是皇帝轩辕的牌位;祭坛上陈列着祭祀用的器具,包括笾、豆、箫、簋、金爵、玉斝等,还有生刍、炙脯等祭品,分别摆放在案桌和几席上;鲜鱼、酱肉、鲜果等也一一陈列在案桌上。

香烧宝鼎,花插金瓶,子牙请武王上坛,武王再三谦让,然后登上祭坛。

周公旦宣读了祝文,祝告天地之后,只见香烟袅袅升腾,笼罩在天空中,瑞气弥漫满地。那一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阳光明媚。这正是昌运应期、太平景象的时刻,与往日迥然不同。朝歌城内的百姓们拥挤着围观,满地欢呼。

武王接受了册封和宝印,正式即位为天子。他面南而坐,庄重肃穆。音乐奏响了三次,众诸侯行礼致贺。山呼万岁之后,众人拜见庆贺完毕。武王传旨,大赦天下。

众人簇拥着武王下坛,回到殿廷。武王命令摆设九龙饰席,大宴八百诸侯。君臣同乐,众人酒过数巡后欢声笑语不断。百官觉得已经夜深人静了,便纷纷告辞谢恩离去。

第二天,武王设朝,众位诸侯纷纷前来朝拜。武王对姜子牙说:“商纣王因过分动用土木,耗尽了天下财富,荒淫无道,导致覆灭。朕有幸得到众位诸侯的拥戴,成为君主。朕想把鹿台的财物分发给天下诸侯,赏赐各族王室衣裳费用。建立五等爵位,分割三等领土,选拔贤能的人才担任官职,按照才能任命职位。重视五种教化,认真对待百姓的饮食、丧葬和祭祀。朕要坚定信念,明确道义,崇尚德行,报答有功之臣。现在命令各路诸侯率领人马返回自己的国家,以便安定地享有他们的土地。”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