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在解释和简单分析关于程朱理学问题,而不同位面的帝王,历史名人,乃至春秋时期的孔孟两人轮番攻击宋及之后的儒学和儒生。

而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傻了,大明是步了宋朝后尘了。

两者之间在王朝中后期有不少相似之处,中期程朱理学大行其道,腐败,混乱,变法失败等。

“咱搞八股取士真的错了?思想问题?”朱元璋懵。

程氏兄弟,朱熹更是懵逼了,难道提出的理学错了?

当看到孔子的话在万界天幕上出现时,知道孔圣人怒了,圣人要杀人。

“宋朝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读不学君子六艺的嘛?何时儒学的君子六艺变为六书了?丘必杀之!”

孔子真的怒了,他创立的儒学不是不需要发展,需要完善,可不等于可以曲解甚至篡改,篡改的儒学还是儒学吗?

而此时天幕开启,开篇就很炸裂。

天幕:“历史名人何其多,能够在千百年之后还为人们所牢记又有多少呢?

历史上公认的圣人也只有孔孟两人,孔子与孟子,孟子称为亚圣,但是能与孔子齐名并且为后世承认也就一人,那就是王阳明一人耳。

但他同样是倍受争议,后世粉丝不少,推崇他的人也不少,怀疑与指责他的也大有人在。历史名人明朝:王守仁!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宁波余姚人,又号乐山居士,南京吏部尚书王华之子。

我国古代着名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军事家。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进士,仕于孝宗,武宗,世宗三朝。

自刑部主事,历任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

接连平定南赣,两广盗乱及宸濠之乱,因功获封新建伯。

成为明代因军功封爵的三位文臣之一另外两位为靖远伯王骥和威宁伯王越。

晚年官拜南京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十一月逝世,享年五十七岁。

明穆宗时追赠新建侯爵,谥号“文成”。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

王守仁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与宋朝张载的关学为一脉相承,心学是关学中另一个学派。

其学以为宗,他以“心”为宇宙本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倡言知行合一。

后专主“致良知说”,认为“良知即天理”强调从内心去体察天理,阳明心学后传入日本朝鲜等国。

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清代学者王士祯称赞其:“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朝第一流人物。”

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被誉为五百年来第一完美之人。

幼年的王守仁有着良好的家世和优越的学习环境,王守仁之父王华是明成化十七年状元,官至南京吏部尚书。

在王守仁诞生之前,他的祖母梦见天神衣绯玉,云中鼓吹,抱一赤子从天而降。

祖父遂为他取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明宪宗成化八年王守仁出生,他的母亲怀孕十四个月才分娩。

王守仁5岁仍不会说话,但已默记祖父所读过的书。

有一高僧过其家,摸着他的头说:“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

十五岁时他听说石英,王勇,石龙,刘通等起义就屡次试图上书皇帝,献策平定农民起义,被父亲斥为狂妄。

同年。他出游居庸关,山海关一月之久。纵观塞外,那时已经有经略四方之志。

明武宗正德元年:王守仁龙场悟道的新篇章

明武宗正德元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宦官刘瑾擅政,朝野上下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被无端逮捕,引发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在这股腥风血雨之中,一代儒林巨擘王守仁挺身而出,上疏论救,却不幸触怒了刘瑾,被杖责四十,谪贬至偏远的贵州龙场。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是中国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他的一生历经坎坷,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这次被贬谪至龙场,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然而,正是这次贬谪,让他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领悟,开启了他人生中的新篇章。

在前往龙场的路途中,王守仁遭遇了刘瑾的暗杀。面对生死攸关的危机,他并未惊慌失措,而是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伪装跳水自尽,成功地躲过了一劫。这一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无常和险恶,也为他后来的思想转变埋下了伏笔。

龙场,位于万山丛薄之中,当地苗僚杂居,还未开化。对于这个陌生的地方,王守仁并未感到气馁和绝望。相反,他根据当地风俗,积极开化教导,逐渐赢得了当地民众的信任和爱戴。在这一过程中,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民情,体验了底层百姓的生活,为他后来的思想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龙场的这段时期,王守仁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他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过去,他曾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他意识到,真正的道理并不在于外在的事物,而是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这一领悟,使他在思想上有了重大的突破,也为他后来的哲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王守仁也开始了他的讲学活动。他针对当地民众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致良知”、“知行合一”等思想主张。这些思想观点不仅对于当时的社会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他的讲学活动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前来求教。

龙场的日子虽然艰苦,但王守仁却在这片蛮荒之地找到了自己精神上的寄托和归宿。他深刻地反思了过去的经历,总结了人生中的得失,也逐渐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这段经历对于他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龙场的这段时期,王守仁写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着作,包括《教条示龙场诸生》等。这些着作不仅记录了他在龙场的思考和领悟,也反映了他对于教育、伦理、政治等方面的深刻见解。这些着作对于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最终,王守仁在龙场度过了三年多的时间。这期间,他经历了生死考验、思想转变和讲学活动等种种经历,使他逐渐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的龙场悟道不仅对于他个人的人生轨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明武宗正德元年的那场贬谪,虽然给王守仁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和痛苦,但却也成为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他在这段特殊的人生经历中,不仅锤炼了自己的意志和品格,也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和学术。他的龙场悟道不仅是他个人精神世界的升华,也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内涵。

王阳明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下马可以传道授业解惑,上马就可征战沙场,建立不世之功。

正因如此他收割了一片后世忠粉的膝盖,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连日本明治维新时,日本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舰队海军元帅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当场掏出自己的腰牌,上面写有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事实上阳明心学对日本的明治维新影响很深,明治维新新三杰中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都对阳明学有极高造诣,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很少做到内圣外王的人。

他打仗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肯与对方正面交锋,从来都是声东击西,你往南我偏往北,不按常理出牌。经常搞得敌人晕头转向,更厉害的是即使兵力再少他也敢应战,挖坑打埋伏,什么招数阴就玩什么。

即使自己局势上占绝对优势也要把对手围的铁水桶一般,直等到对方饿的半死不活,诱使对方进入埋伏圈才肯发动总攻。

比如在平宁王之乱时,他就把朱宸濠玩得团团转。其实运用的就是自己的心学,玩的心理战。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