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云出现的瞬间,气氛瞬间被推到了高点,在这个炙热又伤感的午后,这一幕可能会被众人永远所铭记于心。

来到台上,李云接过了北大的毕业证书和华夏文学社特别顾问的证书。

没错,为了鼓励李云做出的贡献,为了让李云更好的为华夏发光发热,北大经过商讨最终以全票通过的公证,通过了李云的毕业。

而华夏文学协会,作为社长的张迅更是喜不自胜,若是李云愿意他想当即就把社长职位传给东方宁。

好在以后让李云接续位置将华夏文学发扬光大。

而东方宁笑着递过毕业证书之时,眼中既有骄傲又有不舍,

一年前的小孩子,短短一年之间,就已经成为誉满华夏名满全球的大文学家,恐怕比起自己也丝毫不差了。

而这小子,也要毕业了啦!

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这个小老头第一次在李云眼前双眼发红忍不住落泪。

“老师!”

李云担忧的抹去了东方宁脸上的泪珠,语气坚定的道:

“老师,我永远是你的学生,只要你愿意,永远都是!”

东方宁怔了怔,轻轻搂住李云拍了拍李云的后背,突然笑了。

“老夫永远都是!”

“你的老师!”

……

两人悄悄说着,可这温情的一幕却被华夏文学社长张迅一顿现场解说,台下的阵阵哄笑也让这伤感的气氛冲淡了许多。

东方宁倒也不在意,笑着从张迅手中夺过话筒,大声对着李云说了起来:

“我,东方宁,和李云做师徒一年多的时间了。”

“可这一年里,我并没有教会他什么,李云能有现在的成就,全凭李云自身的本事。”

“我敢肯定,李云以后也肯定会超越我这个老师,但在此之前,李云亲口说了啊,他会一直是我的弟子的。”

“这种好弟子,我东方宁是肯定不会放手的。”

“不过这小子上大学一年多就从我的文学院毕业了,我作为文学院院长还是有点不舍的。”

“既然如此,我就再最后让李云现场作篇文章给我,不好不让毕业,大家说好不好?”

“好!”

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这片天地都震撼。秦墨烟美丽的脸庞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她双手紧紧地围拢在嘴边,用尽全身力气呼喊着,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如同天籁一般动听。

而一旁的程启龙三兄弟则显得格外兴奋和激动。

他们瞪大了眼睛,不断大喊着“同意…”脸上满是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他们都在由衷的为李云开心着。

整个场面气氛热烈和欢乐。

张青远和刘迅点点头走到了一边,将舞台彻底留给了李云师徒两兄弟。

“怎么样?愿不愿意为老师做篇文章,要知道这可是老师期盼很久的事了。”

东方宁抹去眼角的泪水,转头笑看着李云。

“能为老师写文,是李云的荣幸!”

李云弯腰重重的对着东方宁鞠躬,东方宁也犹豫了一瞬,看着李云极为认真的神色,也就坦然接受了。

李云接过话筒,就在全场瞩目的目光之中,轻咳两声,待台下热烈的气氛稍稍平息了一些,

看着那穿着白色衬衫即将毕业的学长学姐们,脑中不禁回想起了当初东方宁和韩正阳来家里招他时的场景。

那时的李云还略显稚嫩,可两人作为文坛的擎天巨柱,却丝毫不怀疑自己能成为文坛的希望,后来自己也算略有小成。

不过东方宁却无时不在为自己的鲁莽举动而忧心,他所希望的只是希望自己能在这条路上走的更久一点。

与东方宁的一幕幕出现,有开怀大笑,有忧心皱眉,有满脸骄傲……

想到这,李云往前迈出一步,在阳光的照耀下朗声道:

“《师说》”

而名字一出口,东方宁就当即怔住,台下的学子们也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静静聆听了起来。

而张清远和刘迅则看着东方宁满脸艳羡。

《师说》仅仅只是听到这个名字,便能够知晓此篇佳作必定是为东方宁所做,而李云更是声名远扬!再观李云所着之文,其品质向来都是极佳的,

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作品即便是历经数百年岁月的洗礼,仍旧会被世人传颂不衰、奉为经典。

如此一来,这岂不意味着东方宁将会比他们更有希望与机会,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乃至千代。

如此优秀的学生,想来还真是令人心生羡慕呢!

只听,李云继续来说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而随着李云的话逐渐说出口,众人的神情突然一变,挂在脸上的笑意也变得突然深沉起来。

作为华夏最顶尖的学子们,他们比常人更能懂得这些话的意义,学习是必须需要老师的存在的,而老师的作用则不止是答疑解惑,更是传道授业,解答道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