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与理学争夺影响力,广贴标语和漫画

朱元璋宅邸。

这一天下午,在朱元璋刚刚在郭子兴灵堂哭完回家后,徐达就将几份密报递到了朱元璋面前,说:

“上位!”

“据各检校汇报说,近日来,知州张冕和管军万户宋朝用走的很近,经常在一起避开仆婢讨论着什么。”

“另外,郭平章府上那个胡元的前刑部尚书阿噜,很不是个东西,一直在给郭平章和张左丞大谈理学,还让他们理解害死大帅的那些人。”

朱元璋听后不禁拧眉,道:“知道了,去请章先生来。”

没多久。

章诚就到了朱元璋这里。

朱元璋将这事告知给了章诚说:“幸好章先生你让咱多布眼线,不然,咱不会想到,他们这么快就在暗中串联,暗中影响了。”

历史上的朱元璋一开始没有认识到情报调查的重要性,一直到他中途被坑了几次,尤其是陈野先那一次,让他意识到了情报调查的重要性,也就在杨宪投奔自己后,让杨宪与自己一些义子们任检校暗中调查诸将。

话转回来。

朱元璋说到这里后,章诚也附和说:“没错,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想一劳永逸地解决子孙所有的后顾之忧,立一个用之千年而可以有效的法,只会起反效果!”

“我们得抓紧让义军兄弟们接受到正确的教育!得让他们在军事斗争经验越发成熟同时,在政治与思想上的斗争经验也越发成熟,不能被别有用心的人带偏到走认为理学即正道的路子。”

朱元璋听后怔住了,随后深呼吸了一口气,说:

章诚就对朱元璋道:“上位,思想领域的斗争形势很严峻啊!”

“咱可能真的觉得,推崇理学才是对的!因为,这样不但利于咱将来的子孙即便再弱,也能因为理学设定的这种礼教纲常而顺利继承咱的富贵,还能让太平一直存在,至少存在数百年!”

章诚这里听后不禁颔首道:“郭平章和张左丞本就朴实,虽跟上位有龃龉,但也不至于在观念主张上有太大不同!可这两人真要是让这些理学门徒一直这样影响,只怕将来不是敌人也得变成敌人!”

“宋朝用这些义军兄弟也一样,一旦当了官,接触到了仕宦之人,难保不会跟着变坏。”

朱元璋跟着颔首:“如你所言,一些落后而反动的地主官僚,还是会为了便于官僚欺民虐民而推崇理学,只强调君臣大义,不强调君臣责任,尤其是对民众的责任,也强行把圣人口中之民,只理解为有官爵之人,这样就让民本变成了官本。”

章诚说道。

“那这样的话,实在是太恶心了。”

说到这里。

“但现在,咱才知道,这不过是想当然的事,真正利的是官吏借着朝廷的名义欺民虐民而已,反而不利于子孙们光宗耀祖,也不利于百姓们真的能安稳生活,只会让从皇帝到百姓皆落后而愚昧,还自以为是!”

“他利用掌权者想让自己的权力一直稳定传续给子孙的私欲,逼着掌权者做恶心的事,也逼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做恶心的事。”

“若不是看了你给的那些书。”

章诚这里继续对朱元璋说道:“如果任由这些理学门徒如此影响下去,将来只怕就会还是胡元那一套,只讲对上之忠,不讲对下之责,只讲尊卑,不讲华夷,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但就是理学!”

“的确恶心。”

朱元璋点了点头。

“后果就是,即便是上位做了天下以理学主导的皇帝,上位也会在修史时,不得不捏着鼻子承认,上位自己父帅是贼寇,乃至也得承认自己是贼寇!”

章诚说到这里就道:“历史上的例子有很多,上位想必也知道。”

“俗话说的好,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不能真信了理学的那些假大空之言!”

“什么开万世太平?天下哪有万世的太平!”

“只有,当下一代人,为之要努力呈现的太平,才是真正要赶紧实现的太平!”

“为個人权力富贵乃至为儿孙权力富贵而谋的私欲也得适可而止,不能既要天下皆为自己所有,又要他人饿死都不能造反,那不是理想,是幻想!”

“是啊,人就是爱求安逸,地主们也一样,就只想着能一直稳定收租过日子就行,自然也就幻想天下能一直太平,人即便饿死也不能造反。”

朱元璋说着就笑着对章诚道:“你章先生也一样,若非特殊情况,每天不愿意在额定工作量外,多干一刻钟。”

章诚道:“每个人想法不一样,上位你是想多做一些,让后人更安逸,且因此乐在其中;但我是想着不能大包大揽全做了,以免让他人没有实现自我抱负的机会,进而懒逸起来,也就是说,该底下人做的事就让底下的事,该后人做的就让后人做的事,如果什么都我做了,那我一旦没了,那天下还不得大乱?”

“照你这么说,咱也不应该什么事都自己做了?”

朱元璋问道。

章诚点首:“当然,不让他人做点事,也是一种变相的害人毁人。”

“好像是这个道理,可咱一休息,就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帅,对不起饿死的爹娘,咋办?”

朱元璋不禁皱眉问着章诚。

章诚笑道:“这种情况,我也有过,以我看,主要还是上位你以前太穷了!略微懒惰一下,估计就得饿饭,不只是上位,上位父母以及祖辈,确切的说,是我汉人历朝历代的百姓,都太穷了!稍微松懈一下就得饿饭,所以,这不敢休息的勤奋病就刻在了骨子里,直到一代富贵之后,才慢慢学会安享尊荣。”

“是这个道理!”

“百姓太穷了,所以,乡民们就没一个敢休息。”

“说来说去,还是大同社的思想理念没有尽快提出来的缘故,使得历朝历代一直不致力于为百姓人人求富贵,只觉得无饿殍盈于沟壑便是盛世,结果,百姓一边挨饿一边不敢休息的辛苦干活,就算有出息当了官,也不敢休息,怕权力没了又挨饿,哪怕是当皇帝也不敢休息,一休息就要被担心会亡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