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不到,徐长安一行抵达了陇右道治所,有“天下要冲,国家藩卫”之称的凉州。

这座建立在绿洲之上的城市,依祁连山之威势,扼河西之咽喉,各朝各代,都是朝廷足兵足食,屯田屯牧之地。历经数百年的经营,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其繁华程度尤胜过金州十分。

昔年弱水渊之役,西北道行营便首设于此。

徐长安本想随苏苏媚到城中四处逛逛,顺便多了解些当年战役之事,奈何她反倒催他早日前往马蹄岭,免得误了正事,所以只得悻悻作罢。

反正急也不在这一时。

临别前,苏苏媚告诉他,将要见到的这位苏三省苏先生,学问极大,性子却是固执刻板得很,隐居山中办学十数载,朝廷几番征辟皆不为所动,实在有点儿难伺候。

“不过,他有两个特点,你若准备得当就好办多了。”

“第一,他很喜欢吃,尤其喜欢从未吃过的食物和料理,第二,他特别好为人师。你若请教得得越多,他便越开心。”

苏苏媚笑道,“小公子,首先得打动他的胃,然后别让他闭嘴,若如此,保管你能有求必应,事半功倍。”

徐长安闻言大喜:“多谢姊姊指点,诶,你怎么知道这些的呢?”

苏苏媚大笑道:“我怎么不知道,因为我也姓苏呀!”

徐长安哑然。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苏苏媚又道:“对了,进山之前,再送你这一句,其中的真意,自己领取去,姐姐帮你的也只能到这儿了。”

......

马蹄岭离凉州城八十里地。

告别苏苏媚,徐长安出城郭西门,骑马慢慢往山里走去。

行走差不多小半天时间,山峦连绵间,他已走进祁连山东麓的山谷。

山谷前有一个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子,大多是山坡谷底耕种的农户,也有一两户开着小店,卖一些食物和山货之类的东西,想来倚山中的学馆而存在。

山谷尽头是重峦叠嶂,一座座险峻突兀的山峰,皑皑残雪犹在,山腰间松涛起伏,白云缠绕,颇有点灵气渺渺的感觉。

这座唤作“马蹄岭”的山坳之中,便是河西学派‘东山学馆’之所在。

过小村一路行来,徐长安发现同路的人越来越多,一个个都是眉目聪慧,衣服鲜明的士子模样,像是去赶甚么盛大节目一般。

好奇之下,他拦下一位蓝衣少年,想问问所谓何事。

“这里只有一个去处,莫非你也要去学馆?”少年瞧着意态闲散的他,面露不解之色,皱眉问道:“你既不知道,还要去作甚?”

徐长安微笑道:“你告诉了我,我不就知道自己要去学馆干嘛了呀。”

见他说得有趣的样子,少年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一路同行。少年道出其中原由:原来,今天是每月一次的苏先生讲公开课的日子。

东山学馆虽说是私学,声名却极为显赫,数百年传承,被奉为北派经学圭臬,其浩大规模,常住学生就有三百名,任职或讲学的知名学者更不下二三十之数。

其中尤以苏三省苏先生最为着名。

他是一位学贯古今,人界三宗经典皆有研修的大学者,更是一位提倡私学公授的奇人。

每月初十这一天,苏先生都会在学馆对外讲经授课。无论是否书馆学生,都可以前来听课,因此每月此日,凉州周围,甚至整个河西地区的众多年轻学子,都会纷纷慕名而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