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又一封的信。
每次,柳文岳都是先看密押,之后,裁开,看过之后,圈上一些问题,记在一边……
所有的消息汇聚完,通过最大公约数,其实就能知晓基层最普遍、棘手的问题。
可惜,有些事情,可以解决,有些现阶段解决不了,或者说,得不偿失。
主要还是生产力不够。
对比之前这边的日子,其实也不错了……慢慢来吧。
就好比,这边人爱吃蘸水,那是真的爱吃?一顿不吃浑身刺挠?
扯淡。
完完全全是地理因素。
少油少盐,可不就得想法子珍惜一点,多整点酸辣的,开开胃……之前这边做饭,类似火锅。
眼下,油盐足够,大家明明还是更爱吃炒菜。
哪怕基因使得蘸水不下桌,每一个蘸碟里面也都是重油重盐,不像之前一样。
油就不说了,反正是动物、植物油,疯狂堆量。
盐其实更简单……向大海伸手。
不仅仅是自己吃,还贩卖,哪怕柳文岳课税较重,也都有的赚。
几乎是无本买卖,没点实力的,还插手不了这个买卖。
随着柳文岳的到来,各种安定地方,刺激经济的政策出来,坐地户们也越发谦卑,愿意跟随柳文岳的指挥棒动。
没办法。
他们根本反抗不了。
特别是治安、环境、道路良好,瘴气几乎消失,就算是发病,各大医馆也都有相应的急救措施,这时候,随着柳文岳的有意推动,中原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落户交州……这就形成了正向循环。
一年保底两熟,甚至能达到三熟……谁不眼热。
来了就发一百亩地,你就种吧!
当然,这些缴获的熟田,田骨在都督府抓着,一般人只有田皮,除非你自己开荒,田皮田骨才都是你的。
重点还是税收公平透明……田产的税,只有三成,谁他妈敢多收,你弄死他都不算错。
柳文岳背书的政策,下面人根本不敢多伸手。
要知道,移民的命令是由下而上,多是乡党写信呼朋唤友,亦或是百货大楼的商业体系触角延伸,鼓动而来。
正经地方上能活下去的,谁他妈拖家带口,去万里之外,搏一个机会?
能来的,敢来的,愿意来的,自然带着点刁民属性。
还不提,第一批落户的,几乎都是戍边的各地统军府士卒。
也别说统军府士卒都是地主出生的良家子,也就关内道能勉强把人人一百亩土地推行下去,其余各道,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为了多攒一亩土地,那也得四处撕咬,且地主家又不是一个儿子,碰到这么好的政策,可不得立刻让庶子们带着村里的乡党跑路,既能缓解土地压力,还能给同宗同族多点希望,日后要是有天灾人祸,说不定得拖家带口跑路过来求一条生路……
庶子带着半个村子跑路的,或者是独自跑路的,很多。
官员们有点不开心,治下人口少了,影响政绩。世家们有点不开心,几十上百里的土地没人耕种、收割,有点用工荒,哪怕是砸钱多买点奴隶也没用,种地也是手艺活,奴隶还真不怎么会。
别说阿巴阿巴的奴隶,就算是正经的炎黄遗脉,会说汉话的,他们都不知道什么叫农家肥,这边寨子都是上面住人,下面养家禽,主打一个原汤化原食……实际上,人体废料给牲畜吃,远远不如制成农家肥的利益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