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后,徐贡与李儒同行,在路上询问李儒态度为何如此强硬,就不担心引发当地百姓暴动吗?
李儒回答道:“衣食足仍心怀怨望者,乃社稷稳定之隐患,应尽早除之。贾琅说过大乾要奉行内圣外王之道,可圣人也是会杀人的。”
徐贡忧虑道:“士绅阶层是朝廷统治的基石,如果逼迫过甚,恐怕会让他们与朝廷离心离德。”
李儒冷笑道:“他们什么时候与朝廷一条心过。只要能保住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愿意接受蛮夷的统治。大乾想要江山稳固,就需要让普通百姓过上好日子。同时还要开启民智,打破士绅阶层对知识的垄断,让普通百姓能够明辨是非。这样一来,士绅阶层就无法再蒙蔽百姓,挟裹无知百姓对抗朝廷。”
徐贡说道:“开启民智,后果难料啊。如果人人都读书识字,都想着做官,那么还有谁去种地,谁去做工,社会秩序就要乱了。”
李儒摇头说道:“读书不一定就要做官。农夫,工匠和商贾有了知识,就可以将他们的经验教训记录下来,供后来人学习。朝廷科举取仕本就是要挑选最优秀的人才,并不是为了让士绅阶层垄断官场。农夫,工匠和商贾如果愿意参加科举考试,朝廷也应该给他们机会。”
徐贡皱眉说道:“工匠和商贾属于贱籍,如何能参与科举?”
李儒说道:“士农工商兵都是社会的一部分,缺一不可。将工匠和商贾归于贱籍,已经阻碍了大乾的发展,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徐贡说道:“这可是太祖制定的律法,祖制不可轻动。”
李儒抚须说道:“敢问徐阁老,太祖制定的律法,今存几何?”
徐贡一时语塞,大乾历经四位帝王,太祖制定律法早就被改的面目全非,可谓是十不存一了。
贾琅出了皇城,忽然想起来一事,转头问贾琮:“今天应该是顺天府放榜的日子吧?”
贾琮点头说道:“二老爷一早就派了人去府衙打听消息了。”
贾环笑道:“兰小子那么聪明,考个秀才还不是手到擒来。”
贾琮说道:“我担心有人从中作梗,拿兰小子做文章。”
贾环冷笑道:“如果真有人敢这么做,倒也是一件好事儿。咱们可以以此为契机,掌控科举权。”
贾琅笑道:“那帮文人没有这么傻,不会给咱们这种机会。兰小子的科举之路,估计要比别人顺利的多。如今他们更希望贾家能多出文官,却不想看到贾家再出武将。”
贾琮说道:“他们都喊出贾家军了,可见是有多么的忌惮。”
贾琏急走两步,赶上贾琅,说道:“琅哥儿,鞑靼太后想要在京城定居,这事儿该如何处置?”
贾琅笑道:“这是好事啊!当然要答应她了。我记得忠纯亲王的府邸一直空着,你可以上奏圣上,将忠纯亲王府赐予顺义王。还有啊,你要时常去探望鞑靼太后,不要冷落了人家。毕竟人家是为你才来的京城,这份情谊可不能辜负。”
贾琏正要表示自己不是无情无义之辈,忽见贾琏的贴身小厮兴儿急奔而来,大老远就对贾琅等人喊道:“大喜!大喜!王爷,侯爷,伯爷,兰少爷高中院试第二名!”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