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剧变。

公元20世纪80年代,东欧各国经济每况愈下,过去排斥市场经济的、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国家普遍外债负担沉重,货币贬值,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面对这种情况,有的国家开始进行改革,但措施不当,未能取得预期的目的;有的国家却不进行改革。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和政治危机。

从40年代末开始,东欧各国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管理模式,实行中央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这使得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多数东欧国家,出现了食品短缺、消费品长期供不应求的现象,引起人民的不满。

60年代基本上没有外债的东欧各国,为了迅速发展经济,在70年代大量借债。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六国,公元1980年的外债总额为599亿美元,公元1987年达到 733亿美元。其中,波兰的外债竟高达392亿美元,相当于国民收入的40%。由于外债负担过重,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部分,尚不

够支付外债的利息。

从公元1989年下半年起,东欧各国风云突变在一年之内,各国共产党等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改变。国家也更改了名称,去掉了其中的‘人民’、‘社会主义’等字样。东欧剧变后,民主德

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

东欧更改后的国名及变更日期。如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于公元1989年10月23日改为匈牙利共和国,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89年12月28日改为罗马尼亚,波兰人民共和国于1989年12月29日改为波兰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90年4月20日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也就是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统一合并于1990年10月3日改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德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于1990年11月15日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于1991年4月26日改为阿尔巴尼亚共和国。这种情况还在继续。

关于苏联情况。那就是新领导人上台。80年代中后期,苏联社会十分动荡。戈尔巴乔夫任苏联共产

党总书记并上台执政后,各种社会思潮对苏联社会形成猛烈冲击。政治、经济、民族危机目益加剧。

在苏联的15个加盟共和国中,公元1990年先宣布脱离苏联独立的是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不久,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相继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3月,苏联举行全民投票,绝大多数人主张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世界格局的新变化。

东欧剧变以后,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有了松动。旧的世界格局还未终结,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不断发展。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90年代的海湾战争和波黑冲突,加剧了世界的动荡和不安。世界人民希望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地区冲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

公元1990年8月,伊拉克出兵迅速占领了邻国科威特。联合国很快通过决议,组织了一支以美军为主、有二十多个国家的军队参加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地区。1991年1月,‘多国部队’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了号称‘沙漠风暴’的强大攻势。四十多天后,伊拉克军队全部撤出科威特。

在南斯拉夫联邦解体的过程中,民族杂居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共和国爆发了武装冲突。穆斯林族、塞尔维亚族和克罗地亚族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这一地区的武装冲突,其规模之大、战斗之激烈、伤亡之惨重,都是二次大战后的欧洲所罕见的。

在新旧世界格局交替的过程中产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这种霸权行径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和安全。在新的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没有形成前,两个超级大国、多个世界强国并存的‘两超多强’的局面还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下去。‘极’指的是综合团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世界多极化是指世界上出现了多极并存这种发展趋势。

说说二战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二次大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世界各国联系的加强,人类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世界经济的变化。

二次大战后,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了一个整体,这就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开始于二次大战以后。随着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相互投资的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联系也日益加强,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大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融入国际经济之中。各国的经济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从总体上

看,逐渐形成一个整体。进入公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带来新的活力和机遇。这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利。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发展过快,也使得市场的破坏作用得到迅速膨胀。由于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经济全球化也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了贫富差距。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跨国公司的一般做法是,从原料最便宜的国家购买原料,在劳动力价格较为低廉的国家加工成产品,然后再把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以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有些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却将本国不允许生产、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以达到把污染转移到国外,并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公元1984年,位于印度博帕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一家大型化工厂发生严重的毒气泄漏事件,造成当地居民数千人死亡。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各种联系也日益紧密,人们关心的共同问题也越来越多。例如合理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植物,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利用空间、海洋等问题,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

在一些城市的上空,笼罩着一层厚厚的、灰蒙蒙的烟雾。除非刮大风,在夜晚很少能看见满天的星星。但这只是我们看得见的现象。实际上,大气环境早已被破坏了。由于二氧化碳、甲烷和氟利昂等温室气体的增加,地球大气层的温室

效应日益严重,使得两极地区的巨大冰山加速融化,造成了海平面在近些年来的不断上升。尽管海平面现在的上升幅度还比较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计到21世纪后半期,它将升高30~100厘米。即使海平面上升几十厘米,也会发生海浪对海岸线的大规模侵蚀,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对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威胁。此外,还有海洋污染、物种灭绝等人类共同面临的迫切问题。凡此种种,都对人类提出应该‘怎么办’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的

专家学者从不同的领域提出了水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的确立是帮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的弊端中摆脱出来,走向新文明的一个有效途径。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目的是使全人类世世代代地生存下去。这是因为,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有多条道路可供选择,但最典型的有两条,一条是肆无忌惮地利用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只求眼前利益,毫不顾及后果。这是一种类似于强盗的发展之路,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极端表现。在短时间里,虽然这一代人获取了一定利益,但它最终会造成损害大自然、损害子孙后代利益的严重后果。另一条道路就是‘可持续发展’,它是一条文明的发展道路。它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发展’,而且注意‘持续’地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爱护生命,爱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要给子孙后代留下清澈的天空、蔚蓝的大海、鸟语花香的生存空间,使他们有继续发展的机会。说到底,保护大自然,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此外,人类还面临着毒品蔓延、国际恐怖活动猖獗、核武器扩散等严重问题。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个或几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需要各国之间的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公元18世纪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们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即公元18世纪下半期发源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是世界史上人类使用铁器后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它以蒸汽机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公元19世纪70年代起,发生了第二次技术革命,它以电力的广泛运用为主要标志。公元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发生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即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接下来就是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公元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以前所有的时代。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技术革命。

那么有了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就要说说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推动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交往和思维方式;等等。这种形势使千百万人感觉到,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改善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人类社会最初发展起来的是第一产业,即农、牧、林、副、渔业;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第二产业,即工业、采矿业、建筑业等迅速发展起来,产值超过了第一产业;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使工农业产

品大量增加,经济发达国家开始把大量人力投入第三产业,即不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部门,如商业、金融、服务、公务、医务、科研、教育、文化等。经济发展出现这样的趋势,就是在尽量减少物质消耗的前提下,利用知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二次大战以后,电视机、收录机、

VCD、DVD、数码相机、数码电视机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空气调节机等的普及,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公元20世纪晚期,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移动通信等得到了飞速发展。

20世纪四五十年花重大技术的突破,也就是第一次出现的新技术及意义。公元1942年的核反应堆、公元1945年的原子弹、公元1955年的核电站出现的意义是从此开始了人类利用原子能的时代,公元1946年的电子计算机电子出现的意义是计算机开始代替人类的部分脑力劳动,公元1947年的半导体晶体管、公元1959年的集成电路出现的意义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微电子技术,公元1957年的人造卫星上天出现的意义是人类的活动开始进入

宇宙空间。

公元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知识密集型工业是核工业、电子工业、计算机工业、航空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化学工业、激光业、生物工程业以及海洋开发业。资本主义先进国家由于采用新的科学技术而实现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由的20世纪初5%与20%之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80%。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具有制时代盘义的是能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崛起,电子计算机并常迅速地发展起来,计算机的体积不断缩小,功效却日益增火。速度高的计算机每秒可进行十几亿,几百亿,甚至几千亿次以上的运算。

计算机不但在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财政金融、体育卫生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且正在迅速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电子计算机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它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信息技术产生质的飞跃,导致信息技术产业的出现。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球互联网上网用户已达三亿多。计算机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也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以求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更加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接着就是知识经济的初现。

进入公元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在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空前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在发达国家,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的价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加,并超过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发展成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也就是知识经济。

实际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很多西方学者就已发现和预见到在工业经济之后,将出现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70年代,有人预言了‘后工业社会’的到来。80年代初期,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提出过‘信息经济’的概念;80年代中期,英国学者福来斯特又提出‘高技术经济’的概念。其他一些学者还提出过‘技术电子社会’和‘超工业社会’等概念。

下面就谈谈现代文化。我们知道‘十月革命’标志着现代的开始。

现代时期,世界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开始登上舞台;资本主义世界的文艺,分化为传统和反传统的文艺;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亚、非、拉美的文学有了很大发展。

公元20世纪前期的苏联文学和艺术。

公元20世纪前期的苏联文学继承了俄国文学的优秀传统,以革命的主题出现在世界文坛。

高尔基是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是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母亲》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风暴。《母亲》取材于1902年俄国的一次工人示威游行事件。小说通过一家工人的遭遇,展示了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生活,反映了工人阶级的觉醒。它是一部具有高度艺术性的工人阶级传记。

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描写顿河地区一个哥萨克中农在十月革命前后几年中的曲折经历。通过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冲突,显示出新世界诞生的复杂而艰辛的过程。小说以其高度的艺术水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了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过程。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原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他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战后的和平建设中,经过种种磨炼,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这部小说激励了无数青少年投身革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类的解放事业。

来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伟大的卫国战争激起了苏联文学艺术界高度的爱国热忱。许多人奔赴前线,他们既是战士,又是作家,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和波列伏依的中篇小说《真正的人》,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表现了苏维埃人可歌可泣的反法西斯斗争精神。《真正的人》讲述苏联空军英雄密烈西耶夫的事迹。小说描写他在一次空战中,因飞机被击伤,跌落林中,身负重伤。他战胜了饥饿、寒冷和肢体疼痛的折磨,但失去了双腿。为能重新驾机杀敌,他忍受巨痛,锻炼身体,借助假肢,终于重上蓝天,成为‘无脚飞将军’。人们称他为‘真正的人’。其中,法捷耶夫生于公元1910年,死于公元1956年。

苏联艺术在十月革命后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出现了许多艺术大师。肖斯塔科维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音乐家。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期间,肖斯塔科维奇写了著名的《第七交响曲》,成为鼓舞红军战士英勇战斗的号角。乌兰诺娃是苏联芭蕾舞天才表演家,获得很高的声誉。

公元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电影事业有很大发展。苏联电影界把苏联和世界文学名著,如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莎士比亚的《奥赛罗》等搬上了银幕。

那么,说过苏联文学,该说说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学艺术。

西欧、北美的现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进程中分化为两大类,一类作品继承过去的传统,继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资本主义的丑恶现实;另一类花样繁多,统称为现代派文学艺术,即反传统的资产阶级文艺。

20世纪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文学大师,有法国的罗曼·罗兰和美国的德莱塞。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个有才华的音乐家。他不愿逢迎时好,敢于反抗暴虐和不义,但他的个人奋斗最终失败。小说通过他一生的经历,揭示了帝国主义时代德国、法国的反动政治和腐朽文化。小说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个人奋斗中失败的悲剧。德莱塞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集中批判了美国的生活方式,小说意在说明,美

国社会是使人堕落的社会。

公元20世纪开始有了电影,先是无声电影,后来出现了有声电影。美国洛杉矶的好莱坞,成了电影制片厂的集中地。

卓别林是公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最著名的电影艺术家。他出生在英国伦敦,从小就有艺术天赋。公元1913年,美国电影制片公司聘他为演员。他是电影艺术的全才,编剧、导演、表演无所不精。他塑造的形形色色的艺术形象,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作了深刻的揭露和绝

妙的讽刺,对劳动人民寄予了同情。他幽默而精湛的演技,使观众在观赏他的作品时总是笑泪交加。他一生拍摄了七八十部影片,著名的有《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等。

现代派文艺家主张,文艺是一种自我表现。他们运用新奇怪异的手法,进行文艺创作。现代派著名艺术家毕加索,创作了《格尔尼卡》和《和平鸽》等优秀绘画作品。

那么亚、非、拉美文学呢?

现代亚、非、拉美文学的主流,是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文学。在有些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占据主要地位。

小林多喜二是公元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杰出的无产阶级作家。他的自传体小说《为党生活者》,描写了共产党员发动并领导工人开展革命斗争的事迹。小说以公元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为背景,以作者的地下革命活动的经历为题材,描绘日本社会的阶级斗争,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罪行,并成功地塑造了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

其中,小林多喜二生于公元1903年,死于公元1933年。也就是他没有经受住战争的摧残。

塔哈·侯赛因是埃及文艺批评家和作家。他的自传体小说《日子》,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埃及的社会面貌。小说的语言和风格是阿拉伯散文文学的典范。

阿根廷剧作家库塞尼的剧本《中锋在黎明前死去》,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矛盾和冲突,赢得了世界声誉。剧中的主人公,是世界闻名的足球中锋别里特兰。他被拍卖给大资本家普鲁斯。普鲁斯不仅垄断了财政和工商业,而且‘收藏’名教授、名演员,现在又“收藏”了别里特兰,目的是垄断精神世界。别里特兰同芭蕾舞演员诺拉恋爱,渴望自由,计划逃跑。普鲁斯故意把两人分开,并把诺拉配给人猿。别里特兰忍无可忍,掐死普鲁斯,被判死刑。作者用荒诞和象征的手法,入木三分地刻画出垄断资产阶级的典型特征。

以上是世界历史,我基本都已经说完了。你们有什么要补充的吗?反正,现在的苏联还在危机中。多个强国都在发展。不知道这次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能不能让苏联转危为安。反正‘东欧剧变’让美国受益,更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变为资本主义国家和其他制度国家。但是,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世界各地,也是一种进步。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初级阶段,也在努力地发展经济,同时开始取得国际的支持。这是一个很好的进步。

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我已经将自己知道的全部说完了。一下说完所有,一直到公元1991年4月的故事。这都快成了外国的主要矛盾了。那么多国家转入资本主义国家,确实对苏联是一种挑战。还好中国不站队,可能不受到影响。你们说,这次危机是不是美国阴谋。”邹学明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