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这熬硝的法子写得清晰、简单。

真要去做那是臭不可闻。

想想有些厕所里的氨味,那是相当上头。

所以看着明从叡一边亲手做,一边记录结果,明玉珍就调高了对他的评价。

在明从叡等人的努力下,熬硝的工艺经过多次试验,已经优化出了一套工艺能够得到高纯度的硝酸钾。

只是其产量产量低不说,成本要算成钱还极昂贵。

简单一句话就是“一二三”原则。

一为草木灰的重量为泥土重量的一成。二为去除氯化物要重复两次。三为去除硝酸钠时要重复三次。

虽然硫磺还没着落,但是硝石可以先大规模熬制起来。唯一需要费思量的是如何保密。要知道朱元璋可是最看重火器的,这一点是必须要防。

熬硝的工艺大概可以分为七段:硝土收集、硝土浸泡、草木灰浸泡、钙镁杂质的分离、原始滤液收集与浓缩、氯化物的分离、硝酸钾的精炼。

想要全部工段都保密是很无法做到的,那样也不利于规模的扩大。硝土的收集必须要让民众自发的去做,雇人做的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明玉珍开动巧思,终于设计出了一个用于快速检测初级产品是否合格的盐度检测器。

由于熬硝工艺已经成熟,那么第一次浓缩预备除去氯化钠的操作中就可以选一个浓度作为标准。

然后取一段高粱杆,在其中一段固定一块重量较小的石块。

石块的重量以确保把高粱杆投入浓缩溶液中能够竖着的同时,高粱杆还剩余一部分在液面之上。

接着就把液面所在的位置刻上刻痕就得到一个盐度检测器。

即使不懂任何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明从叡等人只要看到刻痕在液面之上,那么浓缩液就是合格的。反之,刻痕在液面之下就判定为不合格,可以拒收溶液。

浓缩液的重量是可以量化的,因此可以定下一斤浓缩液价值XX数额的分数。

这部分确定后。

明玉珍就让明从叡把收购浓缩液的事宜通过张文炳通告全城。

城内诸人只要将白色硝土溶解后过滤成清液,再熬煮到有白色物体开始出现就可以拿到元帅府找明从叡换粮食。

老营中的人可以用浓缩液直接找明从哲换分数。

这个法子既把难以保密且更繁重的工作拆分掉之外,还把有技术含量的工序全部保护起来。那么不出意外将长期获得优于对手的高质量硝石。

这个布告一经发布,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城内传向城外。

本就处于农闲的市民和农民都纷纷拿上簸箕和笤帚去那腌臜之地收集这含有白色粉末的泥土。然后浸泡、浓缩后就去元帅府换一份粮食。

元帅府的侧门外,明从叡领着两个老鳏夫和一队士卒在那检查送来的浓缩液是否合格。

明从叡见盐度检测器的刻度高处液面老多了。

他面色平淡说:“合格。”

然后就有士卒对溶液称重,称量结束就把溶液倒入一只木桶。

一个书手将浓缩液的重量记下,并算出要付出的粮食重量。

来交货的人当场就能取到粮食回家。

见到第一人成功过后,排在后面的人也就放松下来。

“合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