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在中华民族的信仰中,成为祥瑞和尊贵的代名词。

古代的帝王会被称为“真龙天子”,评价一个人才高且不鸟潜规则会说他“龙性难驯”。远古时期的信仰,大致可以认为龙是可以兴云布雨的神祗,形象可能来源于天上的彩虹。

对于农耕而言,水旱这些现象对于收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形成了最初的龙神信仰。

在现实中,蛇、鳄鱼等生物都被认为是龙。

传闻,夏启曾经乘龙直上昆仑三重天,最终到达了最上层的天庭,于此拜见天帝,求得神乐。

还有夏启食龙的记载,根据出土文物推测,这里的龙很可能就是鳄鱼。玉帝在天庭也穿五爪金龙的龙袍,这说明五爪金龙就是天龙;地龙则是我们所说的龙脉,以镇守名山大川为职责;海龙地位最低,四海龙王就是海龙。

海龙天生不是龙,按照传说,是蛟与蛇修炼、鲤鱼跃龙门等变来的,由此可见,金翅大鹏鸟包括玉帝食用的都是海龙。

随着时间的流转,龙逐渐走入寻常百姓中间,成了凝聚民族自信心的文化符号,炎黄子孙也开始以“龙的传人”称呼自己,有了不可替代的意义。

甲辰龙年。提起龙,大概每个中国人都有所感、有话说。比如,茶有“龙井”,剑有“龙泉”,水果有“龙眼”,地名有“龙游”“龙翔桥”,等等。

中国人对龙的喜爱与崇尚是毫无保留的,这在不少描述中都有体现。像《山海经》里提到诸多神灵异兽,其中不少拥有龙首或龙身;屈原《九歌·河伯》以“驾两龙兮骖螭”描绘龙可通天的神异;李白写下“熊咆龙吟殷岩泉”,用龙吟来形容天姥山间流瀑令人战栗的震响。

大概从商周起,龙的意象与皇权逐渐关联,并构建起等级、舆服等制度,以神化政权、巩固皇权、加强统治。比如,天子挂九旒龙旗、着龙衮,龙辇、龙驭、龙袍、龙纹等都是电视剧中常见的名词;秦始皇大一统后,被称为“祖龙”,汉代王充解释说“祖,人之本;龙,人君之象也”。

因其威武雄奇的形象和扑朔迷离的身世,龙又颇受志怪小说青睐。《搜神记》中,龙多是神人坐骑或司雨神兽;《西游记》中,四海龙王被迫赠予悟空金箍棒、金冠、金甲和云履。

与此同时,龙与人也生发出更加亲密的关系。形容人出类拔萃之时,会说“人中龙凤”,描述人体态轻盈之时,会说“婉若游龙”。《庄子》用“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来形容君子,王安石在《龙赋》中用龙德来写人德……可见古人认为,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以龙来比拟。

以龙喻人,犹嫌不足,于是,文章雄健、文采华丽,称为“龙文”“龙章”;书法笔势刚健、变化无穷,则是“矫若游龙”“龙骧豹变”;绘画有张僧繇“画龙点睛”等故事;文赋有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等名篇。

穿越漫漫历史长河,我们发现,龙对中华文明的意义是超脱实体、别具一格的。在中华文化中,龙布德泽、润万物,是善良、力量和智慧的象征。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先民将人骨、蚌壳摆塑成龙、虎等造型,或与星象有所关联。农耕社会,风调雨顺意味着五谷丰登,古人将“生命之源”水和龙绑定在一起,相信龙可行云布雨,通过舞龙、祭拜龙王祈求普降甘霖。

中国龙或是潜于深渊、或是遨游九天,都展现出奋发进取、迎难而上的精气神。“龙腾虎跃”“云起龙骧”“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等成语,舞龙、赛龙舟等民俗活动,饱含劈波斩浪的豪情,寄寓美好生活的愿望,激励人们活力向前。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可以说,龙文化蕴藏的奋发图强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国人的血脉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