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思道:“郭襄姐姐,你知我为何会看上大师兄么?”
郭襄道:“为何?”
李思思道:“我从小住在公爵毒,我爹身边的女人很多,政事更是繁忙,所以,他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我娘,我娘大部分时间,就呆在家里练功带孩子,这样的生活,也就我娘那样的性格,才能接受,要换做是我,肯定会无聊死了,郭襄姐姐,你觉得有没有道理?”
郭襄闻言,连连点头,道:“那倒也是,没事应该多出去走走,行走江湖,多认识一些武林同道,看看名山大川,这样的日子过得才开心,天天守在家里练功,那当真无聊透顶。”
李思思道:“连你也这么觉得,那就没错了,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出去游玩,自己孤零零一个人,终究还是有些遗憾的,要是能跟心爱的人一起,仗剑江湖,双剑合璧,那才完美。”
郭襄闻言,心中想到跟杨过一起行走江湖,不禁的心中甜蜜,脸也红了,于是,连连点头。
李思思突然画风一转,道:“所以,古人云,只羡鸳鸯不羡仙,我爹教过我,好东西,一定要抢到自己手中,妹妹并没有跟别人分享的习惯,郭襄姐,我劝你还是放弃这个想法吧!”
郭襄愕然,道:“你爹不是娶了好几个夫人么,男子三妻四妾,那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李思思却摇摇头,道:“只有强者才配拥有最好的,我爹三妻四妾,那是因为我爹够强,我娘只能被迫接受,谁又不想独占爱人呢?而我不同,我爹跟我说过,女子也是可以当皇帝的,我将来要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在我脚下俯首称臣,又岂会跟别的女人分享男人,那不成了笑话?”
李思思的话信心满满,铿锵有力,只把郭襄听傻眼,道:“你是说,你未来要当女皇帝么?”
李思思点点头,道:“这是自然,难道你觉得我黑旗军没有资格开朝立国么?”
在外人看来,黑旗军如今的实力,建立一个如同大理西夏一般的小国,那绝对是没有问题的,而且,真实的实力比这强多了。
郭襄跟着李顺平征战了半年多,对黑骑军的实力早有所了解,连忙摇头,道:“那倒不是,只是没想到妹妹你志向这么远大。”
李思思道:“所以,大师兄跟着我,前途无量,郭襄姐,你还是别打他的主意了,咱们是自己人,妹妹我才跟你说这么多,换做别的女人,说不定我早就将她丢到大海里喂鱼去了。”
郭襄闻言愕然,没想到这个李思思如此霸道,不过,想想觉得她的话也不无道理,女人没有地位,没有实力,凭什么拥有像大哥哥一样完美的男人?
李思思的一番话,把郭襄说得哑口无言,愁肠百结。
李思思见状,这才站了起来,道:“郭襄姐,你好好想想吧,妹妹告辞!”
说完,头也不回的离开了郭襄的房间。
待李思思走后,郭襄纠结了许久,她主要没有想到,李思思居然想做女皇帝,作为女皇帝,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跟别的女子分享男人了。
她思索了整夜,想来想去,觉得自己还是得提升武功和实力,如果留在父母身边,助吕文德这个扶不起的阿斗和无能的大宋朝廷效力,不仅被朝廷计算死了,最高的成就,那也就是个中原武林的绝顶高手,做个一派掌门而已,那又如何能配的上杨过,跟李思思争呢?
郭襄也是不服输的性格,心想,古往今来,想当女皇帝的人不少,能成功也就武则天一人,你李思思未必能行,既然跟着吕文德效力没有前途,不如继续去倭国,跟李顺平征战,建功立业,将来至少在黑旗军还能有点地位,黑旗军的实力,可比大宋朝廷强大的太多。
想到这里,郭襄不再犹豫,在房间留了一封书信,天未亮就离家出走了。
……
汴京皇宫,大殿之上,一片喜气洋洋。
宋理宗高居龙椅,龙颜大悦,苍白的脸上也有了红润之色。
此刻,枢密使贾似道上前,道:“陛下,如今形势大好,蒙古大军已经被我军全线击退,微臣还策反了红红袄军李壇,他三日前已经领三十万红袄军,退回济南,起兵反蒙,我们现在是不是可以全线反攻了?”
此言一出,当即有不少人附和,宋理宗则是脸色尴尬,道:“贾爱卿,此战虽胜,却导致我大宋国库空虚,我们现在还有实力反攻么?”
贾似道道:“陛下言之有理,现在的国库确实无力支撑反攻,但这么好的形势,不反攻也有些可惜,臣请陛下通过公田法,为陛下尽快筹集粮草,找机会反攻。”
贾似道身为相国加枢密使,也就是三军大元帅,大权独揽,哪里不知道现在的情况,大宋朝廷根本无力反攻。
他之所以这么说,只不过是借战事推行自己的变法,以此来获得更大的利益罢了。
此言一出,有一半的大臣都表态支持,其他人则心里反对,不敢吭声,毕竟这个时候反对,那就相当于不爱国了,这个罪名,谁敢承受。
宋理宗四顾,见无人反对,只得点点头,道:“好,爱卿尽管去做,朕全力支持!”
贾似道闻言,大喜过望。
散朝后,贾似道才回到府上,贾府的馆客廖莹中匆匆迎接过来,走到贾似道身边,小声道:“相国,不好了,忽必烈派人过来议和了!”
贾似道一愣,道:“这个时候,绝不能跟蒙古议和!”
廖莹中道:“在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如果让陛下知道,依照朝廷大臣的性格,肯定会同意的。”
贾似道脸色一沉,道:“那就派人将蒙古使者偷偷关押起来,不让陛下知道就好了。”
廖莹中愕然,随即道:“相国英明,好,这事属下马上派人去办!”
说完,匆匆离去。
贾似道进了大厅,一旁的心腹翁应龙又道:“相国,还有件事情,值得我们警惕。”
贾似道道:“何事?”
翁应龙道:“我们推行公田法,恐怕百姓的意见会很大,定然有乱民会拥护明教,再出民变,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不能让明教的人马,打乱了我们的计划。”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