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被铭记的事,不会随时间流逝被遗忘,而是会被后人所铭记且传承。
时过境迁闻鸡亭这片土地上,也留下一段朴实的故事,请听我细细道来。
时间来到新中国成立的节眼上,百废待兴,在全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城市和农村,都在竭尽全力搞经济建设。当然闻鸡亭山下的朴实的人们也是在积极的参加劳动...同样也是这段时间的见证者。
话说有一男孩即将出生,接生婆正全神贯注地,为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夜色暮临,却未听到哭啼的声音。天空下起了雨,滴落在由每块圆柱形状砌成的瓦房上,雨珠从瓦片两侧浅沟处顺流而下,从下往上看那一排一排的半圆状的瓦片,迎来了雨水的洗涤。水珠接触瓦片时就会向两个方向落下,前面落在大厅前,如瀑布一般,幽暗的蜡烛那微弱的光线照在瀑布上,反射出那一闪一闪的烛光,可真是美轮美奂呀!
此时却在大厅焦灼等待的人相形见绌,如同另外一半的水随着墙壁黯然离场,好比我们一生当中不约而同到来,却也在刚落地时就已经注定分道扬镳,有些微如尘土、有些万众瞩目...
随着一声啼哭传来,在房门外的亲人好友终于将悬着的心放了下来,丈夫询问母子是否平安?只见接生婆包好被褥将孩子抱出。长舒一口气道:母子平安,恭喜吴家又添一名男丁。这是吴家第四个男孩。刚缓过劲来的妻子对着丈夫说道,给着孩子取个名字吧!丈夫思虑片刻(希望此子能平安健康)便随口而出,就叫吴安来吧!
岁月在掰手指中一年一年流逝,吴安来已是十来岁的年纪,可以帮助家里干些农活了。吴安来这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村工社正出消息,各个生产队准备下田收割水稻。一听到这个消息,我
立马飞奔回家,沿着十几户用土泥砌筑而成的房屋,绕过七八条小巷。直穿过一条两边有十几户人家笔直大道到家里,吴安来走进大门沿着天井两侧穿过,冲着坐在大厅里的父亲喊道:生产公社里有人说今天要收割水稻了,父亲只是弱弱地回应一句,知道了。(以当时的我可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收稻谷,但以父亲的神情上其实什么时候该插秧、什么时候该收稻应该都是了然于胸的)。
父亲表情凝重,连叹气的声音都很轻轻地,很安静。我看到父亲点起了很糟的旱烟。今年的这收成看来又要出人命了,父亲小声说着被吴安来的话打断。吴安来问父亲,我们什么时候出发?显然,大人的忧愁,以当时的我还是无法理解其中的利害。此刻对于吴安来来说,最想的是等待着大人们把原本就不饱满的稻谷在锋利的镰刀下,一把一把倒下罢了。
成片的成熟的水稻放下十台摔稻机(高为1.5米,四叫驻地用木板围成低下放着布袋,在木板顶上架着一个圆柱轮,表面整齐排列铁钉,圆柱中间一条转轴,接着前面和踩单车一样,坐前面用力踩就能转动圆柱,把稻穗用力摔,为防止稻粒溅出,圆柱上面装有一个半圆的木板挡住)。将稻谷摔出来后大人会熟练的装好整齐的托到一边上,大人们忘我的的忙碌着,很快把稻穗叠得高高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