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燕京,方兆中先顺路去了一趟建行,拿存折取了两百块钱,接着去现编室探望了秦兆阳。

“秦主编。”他敲了敲门。

秦兆阳朝他招招手,示意坐:“回来了?存折收到了吗?”

“感谢主编,我已经收到了,这次过来想问问双月刊的事情,是真的落地了?”

“对,像我在信中写的,最开始社里打算七月下旬先发一刊试试水,不过昨天又开了个会,经讨论后敲定在八月份发,这样正好和六月隔了两个月,下一期到十月份再发。”

秦兆阳见方兆中面色自若,浑然不似刚刚经过高考折磨的普通考生,便笑着又问:

“看来考的不错嘛。”

方兆中道:“要在考场上保持好心态,就得考完一门忘一门,考完全忘光,反正前途已定,多想无益,我现在只想继续耕耘文艺圈的事业。”

“能有这种平和的心态,说明其人意志坚定,很难为外物所动乱,这也是很难做到的。”秦兆阳端起军绿色的搪瓷杯喝了一口,又道:

“说起文艺圈的事业,你那边电影拍的怎么样?”

“还凑合,北影厂的汪洋厂长给过了剧本,说等七月中下旬就开拍。”

秦兆阳点了点头,拿着盖子把搪瓷杯盖上:“接下来有什么打算?抛开上不上大学,接下来打算深耕电影事业,还是想继续创作小说?”

“当然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秦兆阳笑道:“有全面发展的心肯定是好的,年轻人嘛,精力充沛,能多尝试是好事。不过兆中啊,我要提醒你的是,能两手都抓是好事,但心态可不能虚浮,你懂我的意思吗?”

方兆中认真听取了秦兆阳的意见,说道:“您说的我之前也有考虑,毕竟电影是我不熟悉的领域,但北影厂的前辈们给了我很热情地给了我指点,这让我有了不少信心。”

“嗯,有信心就是好事。有没有想过下一部小说打算写什么?”

“有,有想过写一个谍战系列的三部曲,也想过试试别的文风,多做新题材方面的尝试。”

秦兆阳道:“三部曲的主意我觉得不错,深耕一个题材未必就比能写很多题材的作家差什么。等你出了稿子,拿给我看就是。”

有了秦兆阳这话,方兆中自然不再顾虑什么。

“好嘞,我先回去构思,等有了眉目写篇初稿给您看。”

中午在人文社食堂吃了饭,方兆中和冯既才、路遥两位同志碰了面,好生聊了聊近况,再坐车往北影厂去。

计划安排的紧锣密鼓,方兆中愈发有生活充实的幸福感。

坐车的时候,方兆中就在寻思饭馆搬迁进京的事。

这事真要做,肯定先得找工商局的领导申请,打了报告,上面批准,这方面他谙熟。

方兆中在想,能不能找合作社方面一起合作合作。

目前待业青年很多,昌北待业的大好青年就有一两千人,燕京就更不用说了,前门卖茶水的,街道糊信封的,还有鞋垫纳鞋底子的。

说是合作社解决工作问题,其实就是先给青年同志们找个班儿上,免得待在家里无所事事,闹出点治安问题来。

如果能和合作社方面合作,是一个双赢举措。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