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浩站在实验室内,目光如炬,紧盯着天花板上那个由魂导射线造成的洞口。

霍雨浩发现,尽管从肉眼看来,洞口边缘十分光滑,但在精神探测下,他发现了洞口边缘存在着一种特殊结构。

为了能看得更加仔细,霍雨浩将精神探测主要集中在洞口处,他的精神力如同无形的触手,细致地抚摸着洞口的每一寸边缘,在精神探测的反馈下,洞口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被分析。

在他的感知中,洞口边缘的微观结构逐渐清晰起来,那是一种类似蜂窝的紧密相连的复杂图案,规律而精致,就如同有人用微雕技术在天花板上雕刻出了一个洞口一般。

可这洞口明明是魂导射线造成的,难道说?

霍雨浩的心中涌现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假设,这个假设如同一颗种子,在他思维的土壤中迅速生根发芽。

这洞口边缘的独特结构并非由普通的物理手段造成,而是当魂导射线命中天花板之后,能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释放,从而产生了这种独特的破坏效果。这种破坏方式不同于简单的切割或是爆炸,而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能量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洞口边缘的焦黑现象并非直接由高温造成,而是在魂导射线攻击到天花板时,魂力瞬间分解了天花板材料后产生了高温,导致边缘出现焦黑状。

这种高温并非来自外部的热源,而是物质本身在魂力作用下的一种内在变化。

换句话说,这种特殊的破坏方式并不是通过简单的冰冻或高温来实现的,而是源于一种更为复杂的能量场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个假设让霍雨浩感到既惊讶又兴奋。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魂导射线的杀伤机制将远比他之前所理解的要复杂得多。

它可能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能量释放,而是一种涉及到物质结构和能量形态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为了验证这个假设,霍雨浩决定进一步分析这种特殊结构的特性吗,他知道,自己如果解开这个问题,那么他也算是稍微明白了点魂力的奥秘。

霍雨浩拿出魂导器里的笔记本和笔,准备先记下精神探测魂技下这些蜂窝状结构的细节,虽然他有过目不忘的记忆,但是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他需要将这些观察到的细节转化为具体的数据和图形,以便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因此霍雨浩在魂导工作台上,专心致志地用笔记录着精神探测魂技下观察到的蜂窝状结构的细节。

他画出了洞口边缘蜂窝状结构的轮廓,并认真地记录下每一条线索,标注出各个部分的特点,每一笔都凝聚着他的专注和精确。

随着图形逐渐完善,霍雨浩的脑海中也开始构建起一个可能的能量作用模型。

他推测,魂导射线在接触物体的瞬间,可能触发了一种共振效应,使得物体内部的分子结构发生剧烈振动,从而在微观层面上解构,形成了这种蜂窝状的特殊结构。

这个模型解释了为什么洞口边缘会如此光滑,也解释了为什么没有感觉到温度的变化。

因为整个过程并非热能作用,而是一种更为微妙的能量转换过程。

随后,他又列出了几个关键问题来指导自己的后续研究:

能量释放模式:魂导射线在击中目标时的能量释放模式是怎样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