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行之,那个曾被视为时代绊脚石的老者,竟以这样的方式,赢得了千古流芳。”朝堂之上,议论纷纷,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李恪的肚量与远见。曾几何时,他们以为自己对李恪的评价已足够高,如今却发现自己远远低估了这位智者的深邃与宽广。

而在这股舆论的浪潮中,一篇由吴王亲笔撰写的悼念文悄然问世,它不仅让李行之的名字响彻云霄,更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越生死的壮志与情怀。这篇悼念文,如同一把锋利的剑,直指人心,让人在悲痛之余,也不禁对李行之的生平事迹产生了更深的敬意与感慨。

虞世南,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臣,缓缓放下手中的恪报,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他轻声感叹道:“从宫中传来的消息,吴王竟要亲自撰写悼念文,原以为他会等到李玄道归来时再做此举,没想到他竟如此急切地想要为李行之正名。”虞世南的话语中,既有对吴王决心的钦佩,也有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他继续说道:“这篇悼念文,不仅是对李行之的缅怀,更是对一种理念的传承与发扬。吴王此举,无疑是在向世人宣告:他将继续沿着李行之的道路前行,为土族的自救革新贡献自己的力量。”虞世南的话语中充满了坚定与信念,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与光明。

然而,在这股希望与光明的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暗流与危机。李承乾,这位年轻的太子,在得知李行之的死讯后,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喜与解恨。他深知李行之的倒下对于李恪来说意味着什么——一个强大的对手消失了,一个自救革新的理念即将面临瓦解的命运。

“太好了!”李承乾激动地站起身来,拳头紧握,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深知自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彻底摧毁李恪的自救革新理念,让自己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宰。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一个消息却如同冷水般浇醒了他的头脑——程将军攻打丹东的战况并不乐观。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李承乾的心头。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只顾着内斗而忽略了外患的威胁。

于是,他立刻召见温彦博等重臣商议对策。在温彦博的提醒下,他意识到自己必须严格遵守父皇的严令,不得轻易度过鸭绿水。同时,他也开始担心起丹东的战况来。他深知高句丽的战力不容小觑,一旦程将军攻打丹东失利,将会对整个战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就在李承乾忧心忡忡之际,杜如晦从太极宫传来消息——李恪已经得知了丹东的战况,并对此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他担心先锋将领们会因为眼前的胜利而迷失方向,冒然进攻丹东城。他提醒李承乾要谨慎行事,不可轻举妄动。

李承乾闻言心中一凛,他意识到自己的确有些过于急躁了。他开始重新审视起整个战局来,并决定听从杜如晦的建议——暂时按兵不动,等待时机成熟再行进攻。

然而,就在他准备调整战略部署时,一个意外的消息再次传来——李玄道即将返回长安述职。这个消息让李承乾心中一动——他可以利用李玄道的影响力来进一步打击李恪的势力。于是,他立刻派人通知长孙无忌等重臣前来商议对策。

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协助下,李承乾开始密谋一场针对李恪的阴谋。他们决定利用李玄道与李恪之间的恩怨情仇来挑拨离间,让李玄道成为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同时,他们也开始暗中调集兵马、囤积粮草、准备随时发动攻击。

而此时的李恪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陷入了重重危机之中。他依然沉浸在对李行之的缅怀与对自救革新理念的执着追求中。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为土族的未来而奋斗、更要为整个大唐的繁荣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