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城
灯火通明,人来人往。
“爹,我想吃糖葫芦。”
“好,来一个。”
一家三口逛灯会,小女孩坐在父亲的脖子上,母亲付了钱。
“糖葫芦多少钱一个?”段玉走近,看着晶莹剔透的糖葫芦询问。
“少侠,五文钱一个。”
那小贩看起来不太像贩夫走卒,脸色红润,衣冠整洁,手掌干净没有老茧。
“在帝都卖五文一个,能赚到钱吗?”段玉拔下一串,扔给对方一钱。
帝都物价颇高,非富即贵之地就是如此。这些小零食卖的很好,但赚不到大钱,一口酒就花光了今天的利润。
在外面卖五文一个肯定是贵的,在帝都,没门道的话,原材料都凑不齐。
“少侠,我在帝都不靠这个挣钱,这是我以前的活儿。每次有灯会,我就做出来卖给小朋友吃。”小贩边说边找零。
在帝都,灯会之类的活动经常有。如此看,这小贩确实不差钱。
段玉收回零钱,拿着糖葫芦往客栈走去。
路上咬下一颗,品了品。
那小贩放了很多芝麻,糖衣很甜,山楂酸溜溜的,看模样用的是好山楂。
但是,就是觉得不好吃,可能是那小贩的手艺生疏了。
走到巷子口,街上灯火依旧通明。
巷子里,客栈掌柜挂上的两个大红灯笼。
正要走进巷子,猛的发现巷子口的黑暗处坐着一个人。
仔细看去,那是个孩子,旁边摆了个缺口的碗。
那孩子见来人停了,以为自己又挡了路,连忙把脚缩了缩。
“吃吗?”段玉将手中的糖葫芦递了过去。
小乞丐不敢接,眼睛却死死地盯着糖葫芦。
“我只吃了一颗。”
段玉不再废话,将糖葫芦放到碗里。转身走入巷子,进了客栈。
柜台旁的掌柜看见来人,大喜,直接爬出柜台来到少侠跟前。
“少侠,官府没怎么你吧?”
“没看告示吗?”
回来路上就听到一些人谈论风雨客栈的事,段玉赶着回来,没细听。
“哎呦,那能信吗,私下里动刑可不会写在告示上。”
掌柜随着段玉坐下,拿出抹布又擦了一遍桌子。
“客栈里的人怎么这么少?”
客栈中就三四人,说话声音不大,有点冷清。
“您回来之前啊,好多人跑来看案发现场,他们又不吃饭又不住店,我全赶走了。”
案发现场已经收拾干净了,官府的人来收拾的,速度很快。
“那也不至于寥寥几人吧?下午的人明明那么多。”
“都去看擂台了,武院第二‘斩刀虎’庄凯镇场,有看头。”
想起少侠可能还没吃晚饭,喊来店小二上菜。
“对了,巷子口的小乞丐怎么回事?”段玉吃着菜,随口问道。
掌柜叹了口气,对段玉解释道:“都说帝都荣华富贵,吃不完的美食、花不完的银子。
天南地北的难民都往帝都赶,可帝都没他们的容身之地啊。
好在官府在城南建了施粥场,搭了棚子给他们睡觉。”
掌柜向四周瞧了瞧,靠近段玉,悄悄地说:“不知道谁把钱贪了,难民们吃不饱了,只能上街乞讨。”
“没给他们找活儿干嘛?”
“找了,能干活的都在干活,但剩下的老弱病幼还有很多。”
段玉已经放下碗筷,义愤填膺地问道:“贪污的事,上面不知道吗?”
“这事儿压根儿传不到上面。”
帝都的百姓都心知肚明,但与我无关,倒是有富家子弟好施乐善。
掌柜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可能有点大了,赶紧拉着少年到了桌子下面。
“少侠啊,我知道您心怀大义,但这事儿大家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您最好别出这个风头。”
“难道就不管了吗?”
段玉是富商之子,从小便有夫子教他圣贤哲理,虽然记不住,但是思想已经成型。
“天下难民不计其数,能施粥,能让他们活着,能给有力气的人一份工作,已经很好了。”
“你去看看那孩子,像是活着的样子吗?还有,在我老家,赈灾可不是这个样子的,至少白粥能让他们吃饱。”
灾年时,难民成群结队,段玉父亲响应官府号召拿出银两赈灾。
段玉见过赈灾现场,当时父亲给他换上破旧衣服,在难民街施粥。
但掌柜觉得段玉想象的太美好了,无奈地摇了摇头。
沉默好一会儿,段玉对掌柜说:“掌柜的,你把桌上的饭菜送给那孩子吧。”
“行。”
反正是少侠付的银子,掌柜也不在意。
掌柜把饭菜倒在了一个碗里,出门前对段玉说:“我得看着那孩子吃完,要不然该有人抢了。”
出了客栈门,便看到了小乞丐。
还没走到跟前,小乞丐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柔弱的目光看了过去,只见客栈掌柜端着个碗。
掌柜走近,将饭菜倒进缺口碗里,说了句“吃吧”。
小乞丐闻言,便直接下手抓,狼吞虎咽般地吃着。
眼泪流出来了也不管,又激动又恐惧地吃着。
掌柜顺着乞丐时不时的目光看去,对面一条巷子的黑暗中有几个身形大点的孩子。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