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院是第一批,响应88年农业部提出的“菜篮子工程”的院校,在省里建立了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基地,来保证大家伙儿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肉蛋吃。其他的都挺顺利,就是这生猪养殖上,虽然我们的技术已经成熟,但还差实验推广。咱们省里还没有哪个地区有大规模养殖生猪的农户,万只养鸡厂倒是有几家,最大的猪场也就三百头,还是国营农场都散养的!这次李教授推荐的山城县,也算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陆教授感慨道:“咱们国家还是太落后了,国外的万只生猪养殖都不是新鲜事儿,人家从育种到防疫,从饲料到出栏,整个链条都是齐备的,咱们国家目前还都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咱们国家这几年刚发展起来,简直是百废待兴,很多农村还是以粗粮为主,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养殖业。”李玉兰对农村也不陌生,可以说这时代的人们大部分都是农村出来的,因此对三农问题看得就比较深。
“是啊,人吃饱都费劲,别说养猪了。”管教授也插嘴道:“我家就是豫北的,在我们那个地方,都是一家养一头猪,个别的养两头,绝大多都是散养。仔猪期喂得好一点,但无非是少给点青饲料,以及农副产品下脚料的谷糠、草粉、树叶、藤粉、醋糟这些粗饲料,适当多给一点剩饭而已。架子猪主要是青饲料和粗饲料,刷锅水再加上少量剩饭菜就是大餐。只有育肥猪才能吃上部分红薯、玉米面。我妈一年最多养两头猪,一头留着过年,一头随时换钱。再多养就需要更多的猪草、瓜秧,上膘的时候也要玉米和豆粕,也是和人抢食,真养个百十头,那还得了!”
“山城县里的粮食产量咋样?要是大规模饲养,会不会带来统筹压力?”刘洋问谢妈。
“山城还行,工业分布的不错,粮食可以自给自足。农户养猪也不少,少的四五头,多的有几十头。”谢妈侧头问子玉:“你家是不是养过猪?”
“嗯,养过!”子玉放下卷着的春饼,看了一眼大家,继续道:“我家以前做豆腐,用豆腐渣喂猪,每年养两茬,一茬是三四头。前年养了三头母猪,下了四五十个猪仔,最后留了七八头自己养,给我妈累坏了。”
“豆腐渣喂猪比猪草长得快,出栏速度快,一般七个月就能长到200多斤。猪草配粗粮最快也要八个月,仅凭猪草就要十个月以上,所以农村才有杀年猪的说法。”陆教授感慨道:“而国外是饲料养猪,五个多月就能出栏,这经济效益就好多了。咱们国家除了国营养殖场能用得起饲料,大部分农户是用不起的,投入太大。”
“饲料猪长得快,但不好吃啊!”子玉心里碎碎念,可嘴里不敢说,要不这一桌子的人会抽死他这个腐败份子。后世王建做熟食生意的时候,没少和潘大脑袋这个养殖户交流,各种猪下货都弄过,味道最好的是土猪,一般都是自己吃,或者是送人。其次是散养猪,遇到了就包圆,下货给老客;最差的就是普通育肥猪,没有猪肉的醇香,肉质也比较差。后来大脑袋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生物饲料的配方,试验着养了几头猪,那味道还不错。因为自家养过猪,自己回山城也好奇的去学过,猪崽子比较欢实,大脑袋说这种猪得病少,还能节约15%—20%的饲料,大脑袋告诉他了制作方法,那过程不要太简单!就是把玉米秆、麦秆、糠麸、豆粕、猪骨、鱼骨等原料晒干、粉碎后,添加生物发酵剂和适量的水,装入密封容器中发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一般在10度以上、40度以下的条件下发酵2天至5天。
其中最有科技含量的就是生物发酵剂,好多专有名词他都没记住,只记得乳酸菌和酵母菌这两个。而这两个听着高大上,实际上及其容易获得,做面食留下的老面就是酵母菌。而豆浆煮沸后灭菌,再密闭放入冰箱中,一段时间后,固体沉淀下来,上面澄清的液体就是乳酸菌。小时候喝剩下的豆浆扔在窗台上忘了刷,在冬天时就能产生这玩意。如果把生物饲料搞出来,那就是利国利民的大生意。
后世一头猪出栏要120—180天,饲料的换算比是一比零点四。也就是一公斤饲料出400克猪肉,一头猪一生要吃掉500斤饲料。要是能节约15%,就是75斤,这就很赚钱了。而且猪怕生病,尤其是规模化饲养,生物饲料绝对可以独占鳌头。
“有时候豆腐渣不够用,就用压豆腐渗出的浆水和猪食也行。”子玉补充道:“那味道很难闻,可是猪吃的欢实。”
“那浆水也是高蛋白,猪当然愿意吃了。动物和人的味觉系统以及认知系统都不同,咱们闻着臭的东西,不见得它们不喜欢。猫拿耗子狗吃屎,那个是人喜欢的!”陆教授酒意上涌,口吐莲花。说得画面感很强,子玉和几位女士都有点恶寒。
“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养猪最怕得病!猪养的多就怕传染病。”子玉装作无意引导着话题。
“这也是我们攻坚的课题!”管教授叹道:“本土黑猪、花猪抗病能力强,但是长得慢;外国白猪长得快,但是抗病能力弱。我们也在做杂交,找办法。年后推广时可以多养一些品种,做些实验。”
“那我可不可以留一下几位教授的联系方式?以后有机会向你们多请教。”子玉趁机问。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