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的夏天,烈日炎炎,3号核岛的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安全壳预应力管作为核电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装的任务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每个人的心头。

春哥,作为这个项目的专责,深知这项任务的艰巨与重要。

廖队决定组建一个预应力专班小组,由春哥牵头,卢峰和张磊这两个年轻才俊承担配合任务。

“兄弟们,这预应力安装可不是闹着玩的,得需要真功夫。”春哥眯着眼睛,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跟着春哥,春风满面!”卢峰宣传口号先支棱起来。

张磊没有表态,跟着点点头。

“张磊,你是钢筋技术员,但预应力这块儿你也得赶紧学起来,这方面你上手应该很快。”春哥拍了拍他的肩膀。

既然小组成立了,储备知识就得赶紧学起来。

春哥QQ上分享了,法国人遗留的一些教材和视频,也给两人找了一些国内相关的专业书籍。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

学习!学习!学习!

掌握知识,融会贯通。

于是,张磊开始刻苦学习预应力制作和安装的知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埋头苦读,甚至有时候连饭都顾不上吃。

理论和实践结合,学起来确实快。

在设备选型会上,专班小组产生的分期。

然而,在设备选择方面,卢峰和张磊却产生了分歧。

卢峰主张使用法国设备和人员,他认为大亚湾核电就是采用的法国技术,既然能够安全运行,那么就应该继续沿用这条技术路线。

“你看看大亚湾,那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法国技术成熟稳定,用起来也放心。”

卢峰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观点,“再说了,进口设备虽说贵,但是又不要你掏钱,设备可靠稳定,后期也不用你担责任,你为啥不用?嫌自己逍遥快活腻歪了?”

张磊却摇了摇头,他坚信走国产化道路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外国技术。这次,我们要请有资质的法国专家来指导,但设备必须国产化。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掌握核心技术,不再受制于人。”

两人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

春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预应力专班小组的工作将无法进行下去。

“行了,行了,你们两个都别争了。”

春哥打断了他们的争吵,“这样吧,我们开个会,把这个问题好好讨论一下。请专家来指导是肯定的,但设备选择方面,我们要综合考虑成本、效率、安全等多个因素。”

会议上,大家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甲方业主还是倾向于设备国产化的,一是,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支持;二是,这也是建设方工作的亮点。

会议上,各方达成了一致意见:聘请有资质的法国专家来指导预应力安装工作,同时,在设备选择方面,要尽量国产化,以降低成本并提高自主可控能力。

卢峰迎合逢场作戏“笑嘻嘻”,实际上内心早就不满了。

他拍拍张磊的肩膀,点了个赞,“你可以的!”

张磊松了一口气。

预应力专班小组的工作正式开始了。

张磊每天早出晚归,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