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脑海与列车同步在高速转动。

徐教授讲课的场景又在我的眼前显现。

什么是拓宽延伸?

拓宽延伸,是在原有的延长线上,再向前迈开一步,怎么迈开?这个一步是什么一步呢?目标是:拓宽!

拓宽,将你的思维方式以立体长宽高三维无限延长,或者放射开来。意味着不囿于眼前,更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思维能力,而是通过立体的思维延长线后,在原有基础上的无限延伸!

拓宽的真正用意是:不要因传统习惯,或者原有思维的束缚,而是借助知识、读书、他人经验和可能采用的思维方式,所能构筑的思维模式,以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交集。交叉、重合为前提的途径。

这里又出现另一个解题思路概念:延长线和位置移动。

延长线,实质是遇到任何问题时,我们想法找到延长线,延长线就是拓宽思路。是拓宽思路后找到或找准思考方向。

位置移动。是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物理变化。

物理学的观点,位置移动是表示物体或质点,从最终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位移是一个矢量,意味着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这个方向是初始位置指向最终位置的直线,因此,位置移动不仅仅是简单的距离变化,还包括方向的变化。

我这里的位置移动,实质是变换方向,找运动方向,在变换方向移动过程中,找到最佳的思考方向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徐教授的话又在耳边响起来了:“你知道吗。三角形的问题还远没结束?”

“难道还有答案?”同学们议论更热烈了。

“对”徐教授又肯定地说。

“同学们请注意:我们现在讨论和思考的范围大家知道是什么?”

“是平面的。”好多同学在徐教授的启发下,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了,回答问题也非常一致起来。

发挥无限的想像力

对了,我们讨论了平面的画法,我们追求的思维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的是全方位的,于是,题目又要延伸下去了,做下去了。

我们知道,能够体现一个物体必须是立体的,而立体的构成一般是三维的,三维是什么?

即俯视(顶面),侧视(侧面)和正视(正面)三个维度就能构成完整的立体图了,我们制图方法就是就采用常规的三视图。也称为立体视图。

如果要将呈正方形的四个点放到这个三维视图中去,又能画多少三角形呢?

李亦可的回忆非常甜蜜,她是那么投入的回想,这个与众不同的徐教授啊,你真聪明,你为了将人们思路拓宽,用这个题目浓缩的非常有启发意义,对个人思维智慧唤醒和开发作了非常好的诠释。

徐教授讲课吸引学生,让人难以忘怀的原因在于生动,实感,激励和发挥无限的想像力。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徐教授!

徐教授的这个题目,不仅如此,他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在他的题目指导下,更深层次开拓思维方式出现了,这个题目路经之广和深度是一般学生根本想不到的。

开拓思维方式是前提,更深层次的思维开拓,就是要求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且,拓宽思维的高度,宽度和厚度。

你听,徐教授怎么解释思维创新?

创造性是指个体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者特性。创造性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形式,即产生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和打破传统思维习惯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包括创新思维、想像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这些能力共同作用,个体能够根据一定的目的的运用和已知信息来创造出新思维的能力。

你继续听徐教授的讲课。

“对,我们仅将这个命题放在了平面上来讨论的,如果,我们用立体的方式来继续讨论,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们又群情激奋轰动起来,

“会产生立体的思维模式”同学们的聪明,活跃、灵活的思维机器发动了,回答问题也出奇的一致,就是这堂课最有效的成果,被激活的脑细胞蠢蠢欲动,大放异彩了。

徐教授又提问了:“同学们。如果,我们用立体的思维模式来继续讨论这样的命题,我们能够最终找到题目的答案吗?”

有些同学生怕徐教授听不到似的,索性从课桌旁站了起来回答:“能!”真正的异口同声。

“现在再问同学们,平面上,呈正方形的四个点,要画三角形,三角形的三条边必须通过正方形的四个点,可以画三角形吗?”

“可以!”同学们异口同声。

“如果单从平面上画三角形,能画几个三角形?”

“无数个!”同学们又是异口同声回答。

“为什么呢?”勇敢的陈曦立即站起来回答徐教授的提问。

“通过延长线,再加上三角形的不断移动,每移动一个位置就可以画出不同的三角形,移动无数个角度,就可以画出无数个三角形。正确答案是:N个,或者说:无穷大!”

“恭喜你回答正确!”

“你坐下。”

徐教授总结式的提问了。

“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平面的,仅仅从平面的角度,我们就这个命题,答案就是可以画出无数个三角形。

那么,我们再延伸开来,同学们再来讨论这个命题的立体思维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如果用立体的方式来转动这个三角形,我们又可以画出多少个三角形呢?”

同学们又开始激动起来,争先恐后踊跃站起来回答提问了。

“也是无数个,是N个。”

徐教授将学生的思维、情绪、热情,推波助澜继续向更高的目标挺进。

趣味性又出现在了徐教授的身上。

徐教授用切身经历讲授思维创新的运用,再次鼓舞了学生们对思维创新的兴趣。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